首页 > 社会 >

北京出手“三点半”难题背后的喜与忧(4)

2018-09-26 14:34:12 网络整理 阅读:92 评论:0

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教师贾斌就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言,对于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不少老师其实积极性不高。“我们小学老师一般早上7点就到校,很快就要进入工作状态。下午3点30分以后,本应该是批改作业、备课的时间,现在却多了托管和带学生活动的工作,负担太重了。”

由于学校给教师的补贴也极为有限,因此,贾斌透露,她们学校目前负责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基本以..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主。

陈宝生也提出,在解决“课后三点半”时,教师的问题不容忽视,劳动时间加长了,负担就加重了,相应成本怎么分担,相应的劳动法规怎么调解,都要考虑其中。

其实在储朝晖看来,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不应以增加学校和教师负担为前提,不该把责任全推给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和职能是教学,,它的职能、内容、工作量是有严格限定的,教师难以保障备课、休息,反而可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功能,本末倒置。

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靠全社会的努力,托管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园里,而是应该走出校园,有更多探索。储朝晖建议,可以充分发挥如少年宫等一些政府所办校外教育服务机构的作用,也应该利用一些社区资源,比如,采取“教育部门监管,学校出资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聘请社工开展托管工作,既提高专业化水平,也为教师减轻了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