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霍尔果斯的..经济:催生大量代理 卖菜的都开公司(5)

2018-07-25 09:04:18 网络整理 阅读:172 评论:0

1993年3月,24岁的谢芳华把4岁的儿子留在家里,与丈夫揣着2万现金,从温州坐大巴到上海,从上海坐火车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再坐汽车,辗转七八天,终于来到“五六月还在下雪”的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的..经济:催生大量代理 卖菜的都开公司(5)

每天晚上11点,边防部队还在训练,从墙内传出雄浑的喊声。

“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戈壁滩。”谢芳华回忆,霍尔果斯当时只是一个口岸,一条亚欧路是口岸唯一的道路,只有海关、边防和互市市场等少数几栋平房,居民很少,基本没有房子出租。

她和丈夫先住在别人的卡车车库里,一个泥巴房,床是用砖头垒的,灶头也是自己砌的,没有暖气,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冬天就靠烧炉子撑过,这样艰苦地住了两年。

口岸没有大的菜市场,只有鸡蛋和几样蔬菜,肉类和日用品要到6公里外的62团去买,坐马车,走土路,来回一个多小时。想吃条新鲜的鱼,都要到28公里外的清水河镇上去买。交通不便,通讯也落后,没有电话,只能发电报。

对于刚经历解体、轻工业匮乏的哈萨克斯坦来说,中国的服装百货极具吸引力。谢芳华便从乌鲁木齐工厂采购服装鞋帽,大巴车在戈壁滩上走三四天运到霍尔果斯,拿到大铁硼搭建而成的边民互市区摆摊售卖。

刚开始半年,“他们(哈萨克斯坦人)没钱买,我们也不愿意把钱掏给他们”,就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交易,换来的哈国望远镜和刀具,再转手卖给朋友。哈萨克斯坦人入市只能停留一天,“早上过来,货装完,付钱给翻译,就走了。”

谢芳华说,1993年霍尔果斯的黑市汇率1美元兑换10.8元人民币。当时无法汇款,都用美元现金交易,每天卖的钱绑在腰上带回来。1996年,小姑子背着挎包,绑着9万块现金,坐大巴车到乌鲁木齐进货,中途上厕所时遭遇了抢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