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2019-09-12 09:20:09 暂无 阅读:505 评论:0

威尼斯双年展,作为拥有上百年汗青的主要展览,一向为现代艺术界所存眷。第58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自5月揭幕至今,已然过半。正所谓“名高引谤”,每届双年展都陪伴着一些指摘的声音,但始终有接踵而至的人,在这座古城抱着近乎是艺术朝拜的表情,观摩、接收、进修。究竟在全世界纷纷起头双年展、三年展的时刻,回到这种展览形式的发祥地,总能令人有更多思索。

此文为从事现代艺术的自力策展与艺术指摘工作的玛蒂娜·卡瓦拉林(Martina Cavallarin,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与作者结伴参观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在对话平分享看展常识并引入本地人的语境。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在城中的展览信息。 摄影:包雯璐

在威尼斯双年展时代,大量信息和人澎湃而来,难免有些令人消化不良:无论是城市的文化汗青渊源,艺术节般的浓烈气氛,照样身边忙于拍摄和自拍的“双年展人”,都递增着我对于本身“蒙昧”水平的深刻熟悉。

但或许是出于身为威尼斯人的骄傲,Martina Cavallarin对城市和双年展的看法,不像每两年如期而至的人们那般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或追求意义和效率,而是把本身的思虑、身份、经验,融入了城市精神来理会解读。双年展、国度馆,照样城市遍地其他艺术的发生地(无论是几十座大巨细小的美术馆亦或画廊),我与她行走在城市中,熟悉内陆策展人、艺术家、藏家,回忆起来,老是意犹未尽。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卡瓦拉林在她的工作室Studio Contemporary Art,摄影:Leonardo Guerra

彭湃新闻:威尼斯举办双年展已经有逾百年汗青了。现现代与传统经典碰撞中,若何让这个现代艺术展览在丰厚的汗青中激发出新颖感?双年展以及同期其他展览中,好多将现代艺术作品置于古典的场域所带来的协和谐巧妙,是否是因为威尼斯自己有什么巧妙之处?

玛蒂娜:威尼斯是泥沼与绚烂之间的明珠。威尼斯双年展的汗青已久,追溯到1895年,第一届国际艺术睁开始,并持续到20世纪,到2019年达到第58届。威尼斯临危不惧,正如柯布西耶预言的那样:它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因为这里极其正视一种独有的“慢”。只需想想,Aperto ’80(“开放展”)在1980年就降生于这里。其时作为第39届双年展的一部门“开放展”致力于呈现年青年头艺术家。这种形式为各大城市往后开展各类形式的大型展览拓荒了道路。它是很多机构的范例,包罗米兰的Salone del Mobile。是以,威尼斯能够和谐曩昔和将来;它既能够是记忆库,也在超越自我。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军器库展区进口四周。 摄影:包雯璐

彭湃新闻:本年的主题“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我小我认为非常相符我们所处的时代,而且表达很美丽。然则我也听到一些艺术从业者谈论到这个主题认为太直接,或许太宽泛。您对这个题目有何感触?

玛蒂娜:这届双年展真的有或者成为21世纪头20年最有趣的版本之一,首要是它对恍惚和杂沓的乐趣,题目也阐释得很清楚,这里首次暗示了一个问题。“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群集了79位受到此次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拉夫•鲁戈夫(Ralph Rugoff)邀请的艺术家,这位美国策展人也是伦敦海沃德画廊的现任总监。

作为策展人,鲁戈夫似乎与艺术家们非常亲近;有史以来第一次,他邀请了列入双年展的艺术家们提交两件分歧的作品,一件将在花圃区Giardini(作为提案A)展出,另一件在军器库Arsenale展出(作为提案B)。“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性登峰造极的时代”,鲁戈夫说,“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表达单一概念的作品,我更喜欢那些能让公家本身提出对于这个时代假新闻问题的作品,在这个很多主要的政治决意取自感情而非理性的时刻。”如许一来,艺术家就弗成避免的要回应主题并与自身竞争。 鲁戈夫的决意让本身直面风险:这或许会发生非同凡响的,抑或是平庸无奇的究竟。最终,很多艺术家在个中一个陈列所地呈现了他们的一流作品,而在另一个场地展出他们的二流作品。这或者是个好主意——只有79名“竞争者”介入个中并供应一件以上的作品,是以参观者更轻易定位到本身——往往会像是一个盘旋镖,让我们(在两地观展过程中)络续进行对照和回忆。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威尼斯双年展的观展人群。 摄影:包雯璐 图中作品版权属于艺术家

彭湃新闻:你认为什么是那么多人想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一部门的原因?在介入双年展之后,对艺术从业者而言,是否就意味着艺术事业的起飞或转型?

玛蒂娜:列入威尼斯双年展对于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来说非常主要,但它也是一种兵器,应被明智地使用。我熟悉一些意大利艺术家,他们在列入双年展之后,住手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作者注:能够懂得为在艺术事业几乎“触顶”之后显现的落差效应,以及经由威尼斯双年展获得的极大一定带来的渺茫,使得一些艺术家需要歇息)。活跃的策展人也需要在这里饰演主要的脚色,真正亲自介入到与艺术家的合作中来。我曾经在三届分歧的双年展官方运动中介入策展工作(2009 年、2011年,以及2017年),我会与我邀请的艺术家一步一步细心地跟进,共享这段旅程。我想强调一下本年这届双年展中女性艺术家在当下强烈的存在感,这不必跟女权主义挂钩,而是一门艺术,意味着包涵性其余概念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威尼斯双年展的观展人群。 摄影:包雯璐 图中作品版权属于艺术家

彭湃新闻:您是否赞成威尼斯双年展施展了现在现代艺术的主流趋势?

玛蒂娜:我切实是这么认为的。威尼斯双年展迎接着四面八方的访客们,而且将人人分流到各个布满魔力的处所,诸如军器库展区(Arsenale)、花圃展区(Arsenale)、格拉西宫(Fondazione Pinault)、Prada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VAC基金会(the VAC)、威尼斯古根海姆美术馆(the Guggenheim)、Cini基金会(Fondazione Cini),以及传承趣味性和学术性的主要机构——威尼斯学院美术馆(Academy of Fine Arts)等等。

这毫不是一个巧合,这个情形应让人反省我们对慎密关系的盼望,这是一种对行为、材料、手艺和序言的反思,这些都是艺术世界的构成部门。从非洲艺术品到藏家和市场端,也传递出强有力的信息:机制能够促使事情发生转变。实际上我们能够视察到一种节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民族的(ethnical)”和有些民风化的成分正在逐渐淡出,向更正式的细腻(a formal refinement)演化。

在我来看,有时一些设计过的对完美主义的界限索求令我十分疑心。然而,所有这些都不料味着(作者增补:艺术家/艺术品)失去了自身身份或在迎合西方的口味。介入双年展的非洲艺术家们值得尊敬并令人深省。在他们之中,在此不得不提到南非艺术家Zanele Muholi 的作品,让我们的思虑到了全新的篇章,固然或者显得轻率而且直抒胸臆,但它显然是属于此时此刻的。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Zanele Muholi巨幅摄影作品展览现场图。 摄影:包雯璐;图中作品版权属于艺术家

彭湃新闻:本年的哪些作品、艺术家,或许国度馆让您印象深刻?您是否认同策展团队的咀嚼对双年展有着很强的影响?

玛蒂娜:这一届双年展数字化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脚色,如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以及她采用的高度批判性; 池田亮司和Ed Atkins。这也是第二次表演作品被授予奖项,艺术家泰瑞莎•玛格勒斯(Teresa Margolles)抓住了戏剧性的女性实际,但没有剥离她和其他女性外套,她的提名并不料外。安杰利卡•梅西蒂(Angelica Mesiti)在澳大利亚馆的视频非常有力,显现出深刻的自力感。似乎总策展人又在和野兔奔驰,又和猎犬狩猎:一边是实验性的,一边是市场导向的。他的策略说服了我,尽管他用木头和墙面把Corderie营造的像一个节日盛事,但这的确起到了感化。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泰瑞莎•玛格勒斯作品展览现场图。 摄影:包雯璐。 图中作品版权属于艺术家

彭湃新闻:作为威尼斯人和现代艺术策展人,在你来看,双年展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尤其是本年。

玛蒂娜:双年展对这个城市发生了伟大的影响,在展览的这几个月时代,双年展并不是一场暂时“生事逃逸”的发生与消散;它陪伴着一种文明。“双年展人”显得非常精明,不光因为他们穿梭在花圃展区和军器库展区之间,更是因为它提拔了除了美景和美食之外的城市游览体式,让人们增加了驻留在此的来由,看到很多隐藏的和不惹眼的处所;相对当天来过就走的旅行体式,显得不那么慌忙。人们能够在更多画廊和大巨细小的展馆里参观,同时也赏识着威尼斯宏伟的圣马可大教堂。双年展恢复了这个城市具有文化底蕴和国际化的面貌。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威尼斯城市景观。 摄影:包雯璐

关于威尼斯特有的“慢”,Martina的注释实在是精妙而稀奇:在这里,你感触不到“迟到”,若是对方晚到一些,因为城市规划的雄厚和紧凑,等人时能做的事的确太多,基本不是一个问题。是以人们也少了一些紧迫感和压力,“慢”显得顺应天然且轻易懂得。

其实玛蒂娜毛遂自荐时,会先俏皮地说她年青年头时曾是职业网球活动选手(没记错的话,曾在意大利全国排名前28位)。她与威尼斯性格的相似之处,也许就是热情活力与沉稳自在互相融合辉映的绝妙搭配。

对话丨威尼斯当地策展人眼中的双年展与城市

威尼斯城市景观。 摄影:包雯璐

注 :作者系艺术工作者,曾在特拉华现代艺术馆担当策展助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