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煤村改行搞旅游 九成垃圾变资源(3)

2018-06-19 07:30:05 网络整理 阅读:129 评论:0

记者看到,一辆垃圾运输车停靠在垃圾压装站前,载重3吨的车上仅装着百余公斤废弃物,准备运往区垃圾填埋厂。“这些是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每天全镇只产生这么一点。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前,垃圾车要往返运输好几趟。现在,90%的垃圾不出镇就被再利用,运出去的只剩下10%。”王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农村生活垃圾多数由灰土、厨余、落叶、树枝等构成。分类集中的管理办法,使这些垃圾有条件就近消纳,成为可利用的资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厨余等有机垃圾可以运到镇里肥料厂或者村里的堆肥点进行处理;灰土可以收集起来,修路的时候垫坑;落叶、树枝、木棍、干果壳等可燃物,可以由村民自行保管,也可以由村里统一收集,作为冬季取暖燃料使用;瓶罐、塑料袋等可再生垃圾可以按市场价卖给回收企业。仅余下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和不可再生垃圾,均由镇政府统一回收,,送往区填埋厂或专门垃圾处理厂。

九成垃圾变成资源,节约了运输和处理费用。据估算,北京市郊区的垃圾处理成本平均每吨约150元,垃圾分类新模式每吨可以节省约140元。

从王平镇的实践发端,北京市门头沟区正在根据行政村终端处理设施分布,合理布局设置就地堆肥设施,实施就地就近资源化处理。目前,全区各镇都在按照沟域位置,结合行政村人口数量、转运距离、产生厨余垃圾量等因素,对就地堆肥设施进行选址,原则上实施平原地区生活垃圾运送到终端设施进行处理。此外,在山区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方式,合理建设就地堆肥设施。

村民捧起了“绿饭碗”

王平镇,曾经是北京最大的矿区,脏、乱、差、黑一直是困扰地区发展的瓶颈。然而随着煤窑的关闭,垃圾从源头得到治理,不仅村庄整洁、优美,连青山绿水也回到了这个昔日的煤镇。简单的垃圾分类,让放下“煤饭碗”的村民们,重新捧起了“绿饭碗”。

东马各庄村是个只有80户人口的小村。十几年前,就在这个方圆不足一公里的村庄里,却遍布着15个垃圾池,遇上大风天,灰土满天飞,塑料袋挂满树杈。如今,垃圾不出户,保洁员上门收集,原来有碍观瞻的垃圾桶和垃圾池失去了作用。王平镇拆除了全部村庄的200多个垃圾桶和垃圾池,道路更加宽敞整洁,环境更加优美,并且从源头上杜绝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青山绿水回来了,村民们也找到了新致富路。前几年,随着京郊旅游业发展,王平镇一些村也开始建农家乐、采摘园等民俗旅游度假项目,但受到卫生环境的制约,达到标准的农户仅8家。垃圾分类管理以来,环境改善显著。如今,民俗旅游户增加到57家,2017年到王平镇观光旅游、采摘的市民达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本报通讯员 张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