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上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2)

2018-08-25 09:09:39 网络整理 阅读:104 评论:0

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柔筋。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15g,山茱萸12g,肉苁蓉15g,巴戟天12g,肉桂5g后下,淡附子6g,全蝎6g,蕲蛇6g,砂仁6g后下,石斛12g,姜半夏9g,石菖蒲12g。

2、阴虚火旺型

症见手掌肉削,肌肤干枯,肌腱间呈现凹沟,握之无力,或见肌颤。伴头晕耳鸣,两眼昏花,或潮热盗汗,或两颧潮红,口燥咽干,心烦口渴,声音嘶哑,舌红少津,有裂纹,脉象细数或沉细弦小数。

治拟滋补肝肾,育阴清热。方用虎潜丸加减:狗骨(先煎)30g,炙龟甲(先煎)30g,黄柏12g,知母12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白芍15g,制首乌30g,陈皮6g,川牛膝15g,地骨皮15g,丹皮10g。

中医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上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2)

3、脾肾阳虚型

症见肢体痿软,活动乏力,肌肉瘦削,皮肤松弛,精神疲惫,口淡纳少,面浮气短,面色不华,或伴阳痿早泄,舌苔薄白,舌体胖大,脉沉细。

治拟温肾健脾,荣血养肌。方用右归丸加减:熟地15g,怀山药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2g,枸杞子15g,鹿角霜12g,杜仲15g,制附子10g,黄芪30g,白术15g,当归12g,淫羊藿15g。

4、气虚血瘀型

症见手指及肌肉削脱,双手痿软无力,神疲肢倦,易汗出心慌,口不干,纳食可,二便平,舌质黯或有瘀斑点,或舌下瘀筋,脉细涩。四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心悸气短,少气赖言,面色无华,自汗,口唇色淡,舌淡而嫩,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拟益气活血,通络起痿。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50g,赤芍12g,川芎12g,炒当归12g,地龙9g,红花6g,全蝎6g,蝉衣9g。

以上各型并不完全分开,常互相参杂,临证时需灵活运用多种治法。

治疗经验

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及肌萎缩,虽属中医“痿证”范畴,但痿证治疗各不相同,与重症肌无力之痿证相比,后者脾胃亏虚和脾肾两虚型为最多见,运动神经元则以肝肾亏虚,肾阴阳两虚最多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五脏六腑相互维系,达到脏腑调和,阴阳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若肾虚则造成一系列虚损症状,故治疗以补肾为主,佐以息风化痰,其主方首推地黄饮子。地黄饮子载于《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方“治疗痱、舌强不能语、足废不能用”。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补肾填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为君药;附子、肉桂协君药温养真元,摄纳浮阳;麦冬、石斛、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均为臣药;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为佐药;加用姜枣薄荷,和其营卫,以达上下并治,标本兼顾,使水火相济,痰浊得除,为治疗痱之主方。王世龙主任认为此方温而不燥,阴阳双补,兼以化痰开窍,故适用于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多种病症,若是阴虚而痰火盛者,当去附子、肉桂之辛热,可加胆南星、天竺黄、竹沥清化痰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