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绝对艺术】高名潞:“框子”阴影下的当代艺术(6)

2018-05-31 22:27:51 网络整理 阅读:137 评论:0

这种绝对和替代性来自绝对性的世界关系认识论。绝对的真理一方和“被真理”的一方是再现哲学的二元论基础。而意派主张“差异性”(Def icits),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无论主体还是客体,物性或者神性,社会或者文化中的任何一方都是处于缺失的、不完美甚至亏空状态中的。正是这种差异性或者欠缺性才是世界生存的动力。因为,欠缺带来互补的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世界存在于差异性之中,所以世界是一元的,大家都一样。然而世界又是多元的,因为缺失程度千差万别。从这个认识角度去看,就不存在二元性对立,因为二元论就是要么我替代你,或者我统一你。而差异性则必须在互补和互在中存在。

【绝对艺术】高名潞:“框子”阴影下的当代艺术(6)

高名潞手稿

如果艺术思维建立在这个差异性上,那么,就不会出现“理、识、形”之间,也就是东方版的抽象、观念和写实之间的排斥和对立。相反它们是互在的、互喻的、互证的和互现的。于是就会出现“不是之是”的潜在规律,因为我缺失,我需要你来补足我,反向证明我,反之亦然。而这恰恰是再现哲学所一贯忽略的。再现最关注“真实”和“假象”的二元性。然而对于意派论而言,真实和假象都是“不是之是”的表象,它们属于类似性的,一元性的范畴。只有“不是之是”才是内在的,因为万物的本质都是“差异性”的,这决定了每一方都需要另一方,或者它方对自己的验证,所以自己的身份性中总有它者的面目,这就是“不是之是”。从这个角度解释艺术品或者归纳艺术类型,会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

【绝对艺术】高名潞:“框子”阴影下的当代艺术(6)

“匣子 格子 框子 → ?”高名潞个展展出作品

从这点去看世界,去看艺术,就会安心。我们今天太需要一点超越实用和超越现实的东西。需要一点艺术性的、不对称的,尊重自然天性的“差异性”思维,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缺失和亏空,而非合理。其实,“言不尽意”不就是一种不对称的哲学吗?今天的艺术都要把话说尽,似乎没有一个观念注解就不称其为艺术。在行为上就是比狠,在言说上比深刻,目的都是要伸张“我在”的价值和真理性。其实古代艺术,无论东、西方都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全球化幻象对个人或者在地艺术家的“压迫”所致。

其实,一个艺术家就像一个射箭高手,他追求的可能不是“万箭穿心”,而可能是“引而不发跃如也”。

【绝对艺术】高名潞:“框子”阴影下的当代艺术(6)

高名潞

出生于1949年10月,

天津人。

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研究教授。

编辑:《绝对艺术》FIONA

【绝对艺术】高名潞:“框子”阴影下的当代艺术(6)

编辑Editor:朱立彩 Zhu Licai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