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2020-05-12 06:33:58 暂无 阅读:1003 评论:0

引言

韵散结合是章回小说的写作特点。《三国演义》开篇一首词,写出了诗酒文化的洒脱,表现出作者“笑谈”古今,并没有想把历史写成儒经的注脚、解释的意思。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三国演义》不是纯文学,而是通俗小说,喜欢“类型化描写”,也就是脸谱化。书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但是刘备显然不是儒家或不能代表儒家。那么,谁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呢?说“儒”

《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是“儒”指的是有文化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而不是研究和尊奉儒术的学者。这一回,诸葛亮在孙吴阵营里,为巩固孙刘联盟而摇唇鼓舌。其实,诸葛亮和鲁肃都不是正统的儒者代表。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读博士的时候,我听过陈卫平教授讲“儒”,记得他说:“儒乃柔也。”这个说法源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相如以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师古注:“儒,柔也,术士之称也,凡有道术者皆为儒。”

《论语·雍也》篇,孔子告诫身逢乱世的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想必孔子看不上民间儒学,认为它是“小人儒”。因为在孔子时代,小人这个词并不是伦理学用语,而是社会学用语,指民间草莽、草民、体力劳动者、无位者。刘备与儒学

刘备(161年-223年)与儒学的关联,有以下五点:

首先,刘备的师承。《三国演义》中,刘备曾拜郑玄的弟子卢植为师。刘备是《三国演义》里包装出来的仁德圣君,他到底有过哪些儒学师承呢?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瓚等为友。(《三国演义》第一回)

经学家和儒学教育家郑玄和卢植是刘备的老师。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经学大师郑玄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出现了郑玄和卢植的名字。

郑玄(127年-200年)是东汉朝思想家、经学家,官拜大司农,官渡之战时,被袁绍逼迫下随军而行,到元城病危,至6月病逝。代表作品有《天文七政论》、《中侯》。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后汉书·郑玄传》)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幹,涿郡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华北名将公孙瓒和刘备皆卢植之门下弟子。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其次,刘备的妇女观。刘备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符合儒家观点。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三国演义》中的妇女,甚至被杀了吃肉,刘备吃了以后,知道是人肉,也没有感到恶心。

第三,刘备的仁厚、反巫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挥军南下进攻刘备,发生了刘备携民渡江的事。曹兵追击而来,刘备却不愿弃民不顾,显出仁义品德。相比汉中之战,曹操败给刘备,但是曹操在撤离汉中之前,将7万汉中百姓全部迁走,只给刘备留下一座空城,刘备虽然得胜,兵力却得不到补充。可见,刘仁而曹不仁。还有,刘备不愿通过祈禳将灾移除给别人,也表现出反巫术的态度,这也是正统儒学的态度。

第四,刘备的谦让、勇敢。刘备不愿意称帝;在白帝城,他还曾经对诸葛亮说:我儿刘禅如果不可以扶助,你就替代他做蜀国之君。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武力值不高的刘备冲上去,帮关羽、张飞打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表现出他的勇敢。

第五,有公心,以德服人。刘备的操行,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在汉代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的观念,以至于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而是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名教”是儒学的别名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民间儒学和官方儒学共有的传统,得到了彰显:名教。

名教的信条只有一条:“信仰名的万能。”

“名”是什么?这一问似乎要做点考据。《论语》里孔子说,“必也正名乎”,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胡适:《名教》)

罗贯中的“拥刘反曹”思想,就是出自“名教”。

如果说曹操是“奸”的代表,他的儿子曹丕是“名”的代表。

已有“魏王”头衔的曹操实际上就是一国之君,但是他对天下人的议论有所忌惮。他儿子曹丕逼汉献帝刘协将帝位禅让给他,终于实至名归地做了君主:魏文帝,封已死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看重“名”,是儒家的传统。曹操“怕得奸臣之名”不敢称帝,曹丕“喜欢皇帝之名”悍然对“傀儡天子”刘协下毒手。

早在先秦,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颇有政治抱负的孔子回答弟子:“必也正名乎”。接着,孔子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载《论语·子路》)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三国演义》特别注重血统之名,刘备不是因为武力值很高或者颜值出众,就是因为姓刘,和汉献帝刘协一个姓,号称“刘皇叔”,才被抬举成小说的“一线明星”。实力最强的曹操为了“正名”,学另一个坏蛋董卓,将天子汉献帝虚供在身边,“挟天子以令不臣”,终其一生没有称帝。结语:儒家文化在战乱中流变

三国时期,在中国战争史上很有名,并不是儒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放大到汉朝历史,也只有一个半儒者:董仲舒是伟大的儒者,外加半个乃儒家经师郑玄。

至于小说作者罗贯中,他的儒学立场,我们只能从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中看出:他看重的只是儒学的应用,而不是义理的发展。就如同当今科学研究分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后者往往被人轻视。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总之,在《三国演义》的民间儒学视野中,孔融被曹操杀害,刘备成为儒学的代表。深刻而直观的反映出魏晋时期,儒学徒有其名,变成了“名教”的情状。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观点,而玄学这个官方儒学在三国两晋时期的变种,在《世说新语》中大放异彩,而在《三国演义》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