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你知道在秦朝和汉朝“拿钱换命”分别需要花多少钱吗?(2)

2018-10-05 06:53:56 网络整理 阅读:119 评论:0

赎死是23040钱,23040/24(钱/铢)/24铢=40两黄金。

然而,在《没有“轻徭薄赋”,西汉为何没有“二世而亡”?》一文中,三解已经算过账,张家山汉墓竹简《算数书》时代的黄金市价为1两315钱,则“赎死”只需要12600钱,价格已经比秦朝减半,购买力更是严重缩减。

汉高帝七年(统一后两年)醴阳县米价,1石为175钱,是已知秦简记录南郡、洞庭郡米价的8.75倍(秦始皇三十年迁陵县)、5.83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后,云梦秦简官价)、3.5倍(岳麓秦简数书价)。

相对而言,爵位价格就贵得多,《二年律令·爵律》规定:诸当赐受爵,而不当拜爵者,级予万钱。

1级爵位1万钱,看着不少是不是?

要知道,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记录的汉高帝十一年江陵县买婢(女奴)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6000钱,买奴之后还要每年“倍算”,也就意味着是一笔持续的支出。

一个“爵爷”买条命,买爵30级也就是30万钱,约为黄金952两,也就是59.52斤,凑个整就是60斤黄金,算多吗?

对照一下《汉书·惠帝纪》此条下东汉末年人应劭的注释:一级直钱二千,凡为六万,若今赎罪入三十匹缣矣。

什么叫时代差异,这就是,可见东..用自己本时代的惯例来理解汉初,与事实之间的偏差会有多大,那还只差了300多年,像我们这种差了2200年的后人,又该多难理解古人?

你知道在秦朝和汉朝“拿钱换命”分别需要花多少钱吗?(2)

粗略看一下,汉初“赎死”钱数是秦朝的13.02倍,东汉末年的赎死钱数则是汉初的1/5,,,这实际上也就是所谓沧海桑田了,而由于秦和汉初均用半两钱,参考米价和赎死的价格变幻,大体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的物价差会达到8-10倍左右。

这个趋势发展到汉文帝时代,米价就跌到了1石10几钱,绝非农业生产爆发可以解释,只能用另外一次制度变革来解释,即《汉书·文帝纪》记载的:(汉文帝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

钱法大变,定“四铢钱”的标准铸造和行用,原本大量流通的“荚钱”被迫退出流通, 物价才能有这种10倍以上的腰斩。

看似是“盛世气象”,殊不知谷贱伤农?最后只能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所以,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面对现实吧,既然民可以卖爵,买爵可以免罪,为什么不国家来卖,充实仓储,赈贫济困呢?

买一个二等爵上造,要入粟六百石,以1石粟15钱计,也需9000钱,若是第九级的五大夫爵,就要入粟四千石,需要60000钱,看起来比用钱买爵还便宜点,但是要考虑运费和不同地区的粮价,虽然效果显著,规模巨大,但未必是什么让利之举。

当然,更重要的作用是,“爵位”彻底与军功脱钩,甚至与“功劳”脱钩,而变成了一次司法特权与粮食的纯交易,尽管是从惠帝时代开始,但集大成者,而且允许全民参与的,则是汉文帝首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