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时,生活似乎过得不错

2018-10-13 21:18:45 网络整理 阅读:57 评论:0

对于苏轼的印象,是他的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是他的备受排挤,沦为阶下囚之后的淡定从容。在我们的观念里,苏轼似乎离开京城后便过起了乡野村夫的生活,生活质量似乎并不高,其实苏轼在密州的时候生活还不错,而他与山东诸城的渊源,得从他为父亲苏洵守孝回京说起。

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时,生活似乎过得不错

治平二年(1065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时,生活似乎过得不错

苏轼虽然只在密州待了两年,时间虽然短暂,却是颇为重要的两年。首先,其创作生涯在知密州期间达到了一个高峰,不仅数量众多,先后创作并得以留世的诗词曲赋共计209篇;而且质量上乘,其中就包括脍炙人口的密州三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为什么说他的生活过得不错呢?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便可窥得一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