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乾隆皇帝的私房钱都是从哪里来的?盐商挣得多,被割得也多(2)

2018-10-19 00:16:59 网络整理 阅读:115 评论:0

皇庄

清代国家的财政收入,第一是地丁钱粮,内务府如果直接插手这项收入,那就属于吃相过于难看。不过皇室本身拥有大量的土地,也就是所谓“皇庄”,自然归内务府管辖。

乾隆一朝,也正是皇庄的鼎盛期。北京附近的所谓“畿辅皇庄”。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达到28594顷44亩,是整个清代的最高峰。

这些庄园不向国家纳税而仅为皇室服务,向内务府缴纳正项钱粮和各种鸡零狗碎:鹅、鸡、鸭、鹅蛋、鸡蛋、鸭蛋、红花、灯油、扫帚、麻绳等件,显然它们承担着供给宫廷基本消费的职能。皇庄的特权使得他们在与普通民众的纠纷中占有极大的优势:侵夺民人田土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以至于清代的公案小说里,往往把皇粮庄头当作重要反派角色。但他们缴纳给内务府的金额,也并不巨大,有学者估算下来的结论是总计每年20多万两白银,在以节俭著称的道光朝,这个数字刚好和内务府的开支相当。换句话说,在爱折腾的乾隆皇帝那里,根本不敷使用。

盐业

乾隆皇帝的私房钱都是从哪里来的?盐商挣得多,被割得也多(2)

真正让内务府获益巨大的,是食盐行业。

清代对食盐行业,是严格实行国家垄断的,所以销售价格,可以和产盐成本脱钩,绝对暴利。盐商成了巨富的代名词之外,官府当然也就可以收取巨额的盐税。

盐税当然是要交给户部的,但是盐政系统“关差皆系内府世仆”,康熙年间的两淮盐政如曹寅、李煦是内务府包衣出身,乾隆年间的吉庆、高恒、普福、伊龄阿等,仍是如此。所以内务府要从中获益,就有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是正税之外还有许多杂税浮费。雍正年间,曾经大力加以革除,如湖广地区的“匣费”,当时的规定是12万两。但到了乾隆五年(1740)就增加到了24万两,到了乾隆中期更增加到60万两。

这些收入当然就大量流入内务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