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五言诗这种体裁究竟兴起于何时?

2018-06-11 21:00:21 网络整理 阅读:139 评论:0

一般来说,这种诗体在西汉时代已在民歌中流行,如《汉书·五行志》所载成帝时民谣“邪径败良田”;《贡禹传》所载民谣“何以孝悌为”及《酷吏传》所载民谣“安所求子死”等,均系民歌。这说明最晚到西汉中期以后,这种诗体已经出现。但是这些民谣恐怕还不能算最早的五言诗。因为在《汉书·外戚传》中有一首李延年的《李夫人歌》也全属五言。此诗作者本是朝廷的乐官(协律都尉),既非著名文人,也不是一般百姓。他创作这首歌时,很可能采用了当时民歌的形式,所以说五言诗的形式,应该出现于汉武帝以前。事实上现存的史料中,确有一些更早的五言诗,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在《项羽本纪》中引项羽的宠姬虞美人《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又:《汉书·外戚传》引汉高祖姬成夫人所作《春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两首诗中,前者是纯粹的五言,后者则首二句为三言。历来学者对前一首曾持怀疑态度,对后者则似乎并无异议。不过,人们对前一首的怀疑,主要就因为它是五言体,与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文体不同。这看法亦难视为定论。因为虞美人和戚夫人两人时代相去甚近,而戚夫人之作既无可疑,而其体又基本上属于五言,,那就很难说虞美人之作出于伪托。何况《楚汉春秋》是汉初陆贾所作,其书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说明唐代尚存,更难说此诗必不可信。所以说五言民歌的兴起,恐怕最晚也得在汉初以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