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国史 | “夷夏之别” 及《左传》卜筮

2019-02-02 20:06:12 网络整理 阅读:168 评论:0

国史 | “夷夏之别” 及《左传》卜筮

黄朴民:“夷夏观”与“文明圈”——秦汉民族文化问题片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各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即已指出“四海之内若一家”。而秦汉统一大帝国的建立,更为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用东汉后期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的话说,这就是随着社会的进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即四夷与诸夏地位平等,彼此友好相处,互助互补,民族关系上天下为一家。这一思想奠定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民族交流与融合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中国历史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成为秦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秦汉时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主要表现为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原地带与边疆区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对峙与融合,这中间,既有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与磨合,也有物质文化形态上的彼此渗透与相互影响。

一、从严夷夏之防到四海一体

1、“夷夏之辨”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之核心,是夷夏之间的对峙与融合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中,对夷夏关系问题为核心的民族思想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者,首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它最早也是最系统地提出了以“夷夏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

孔子认为,在夷狄与诸夏关系中,诸夏代表着文明和先进,夷狄代表着野蛮与落后,历史的进程当以诸夏为中心,由诸夏的文明改造夷狄的野蛮,“以夏变夷”,即诸夏文明不断辐射拓展,使原先落后野蛮的夷狄逐渐向文明先进过渡,最终达到诸夏的文明进化水准,实现大同的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夷夏之辨”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平等民主色彩。这就是他并不排斥夷狄。《论语·八佾篇》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这说明孔子对夷狄之有君臣是持某种赞赏态度的。又《论语·子罕篇》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四书集注》释云:“君子所居则化,何陋之有?”这更显示出孔子的纳异心态,即认为夷狄可以通过文明熏陶教化,而进之为华夏。相反,诸夏如果僭乱,君不君,臣不臣,则可以转向野蛮,退为夷狄。这种视华夏、夷狄为可变的实体,体现了孔子民族思想中进步的性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