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船从元朝来(2)

2018-06-18 08:48:18 网络整理 阅读:108 评论:0

古老的水上丝绸之路,给聊城带来活力、新鲜、富裕。

这艘元代的杉木船曾经北上南下,曾经与南北之水肌肤相亲。它给我讲述码头和钞关的故事,当年的聊城古城区闸口有大码头、小码头,常年车水马龙,船只云集,欢声笑语,人群熙攘。从明永乐年间,明王朝定都北京起,聊城便成为政治中心与江南财富之地相链接的重要纽带,聊城靠着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成为运河沿岸九大都会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船从元朝来(2)

大码头位于聊城城区东关,闸口南800米处的运河西岸。是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为大运河重要口岸,呈“巨”字形,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是官方码头,巨贾富商的船只,多停泊在这里。这一带当年繁华兴旺,停泊待卸的船只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向南望去,船与船之间首尾相接,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壮观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是聊城有名的八景之一。大码头为运河沿岸地区农副产品输出的集散地,每年从南方过来的货运或者漕运量达到四百多万担,聊城的饮食、布匹、客栈、风景、古玩各类商业,也随之发展。

小码头位于大码头以北,300米处的运河北岸,原为商贾所建的私用码头。以青石垒砌,平面呈“凹”字形,以停泊船只,装卸货物。东西两端各有6蹬踏跺连接河槽,比大码头略小,却也是高高耸立。客商们下得船来,穿过码头,到聊城各处悠闲散心,观看胜景。

聊城古城区的东门外,沿护城河向东有一条街叫米市街,是粮食的交易集市,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遗址。《聊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粮行、粮栈、粮坊、粮亭、粮户临街排列,街上常年人车川流不息,天南海北的客商坐船到这里,买卖各种粮食。如今,这条有百年历史的老街还在,大块的青石铺就成的街道,石面已经被几代人的脚步打磨得光滑锃亮。米市街南段,就是著名的山陕会馆,当年山西陕西的数百名商人来聊城经商,义气、勤俭成就了他们,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便在乾隆八年在运河边集资兴建一座山陕会馆,既联乡谊又祀神明,戏楼、大殿、钟楼、鼓楼,错落有致,藻井彩绘团鹤祥云,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致使现在参观者依然摩肩接踵。

标签:元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