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论书法中的“悟”(6)

2018-07-11 15:25:24 网络整理 阅读:158 评论:0

古代书论家对“心源”是非常重视的。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他这里指出书法是心灵的绘画,强调了书家的内心世界也是书法的源泉,书法可以反映书家精神境界的高低。张怀也说:“一字已见其心”,“不由灵台,必乏神气。”黄庭坚说:“欲得于笔,当妙于心。”等等。

古人曾着意探“心源”,把书法作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载:“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心于草书发之焉。”张旭草书的线条变成了记录感情的痕迹,故成一代草圣。后人从前人的书作(心画)中也能看出当时书家的情态意绪,孙过庭的《书谱》以王羲之为例,说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确如刘熙载所言:“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情性为本。”

造化与心源皆为书法源泉。师造化、得心源,最终都归结为对造化的能动感悟。通过感悟,主体生命与万物生命,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融为一体,从而合造化之道,通过感悟,主体完成了艺术的人生,进入审美境界,最终生成艺术品。

论书法中的“悟”(6)

论书法中的“悟”(6)

网络

书道中的“悟”同文学创作的灵感一样,它不是先验的产物,而是书法家经过长期的辛勤求索,经过“踏破铁鞋无觅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苦追求,“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后某一日才“得来全不费功夫”,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人境界。

师古人、悟技法、得形质,不是轻而易举的。学有妙悟,往往需书家“恒兀兀以穷年”,坐穿冷板凳,积蓄学养,苦练功力,方能悟古人用笔之精妙,结构之瑰奇。草圣张芝,“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池水尽墨;”钟繇曾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倪后瞻则说:“余学书十六年,方悟得‘势’字,至二十七年,才悟得三折笔锋。”只有对书艺达到如此痴迷的程度,功夫下到“笔成冢,墨成池”的境地,方有过人的妙悟。

标签:书法 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