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2019-08-21 18:47:59 暂无 阅读:1511 评论:0

众所周知紫禁城陷于闯军,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后来清廷乘机扰攘,若是无吴三桂之助,多尔衮欲定鼎北京,恐非易事。是以以玄烨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对李自成若何进入北京,以及若何给李自成农民军的定性尤为存眷。这不光仅关系到满清统治者入主华夏的正当性,更关系到清朝定数的人心根蒂。

康熙曾如许评价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即指明亡于流贼,非亡于清。”个中“攻破”二字弗成轻蔑,康熙为此曾大费思虑。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康熙虽认可崇祯还颇念书,然在其心目中,崇祯刚愎蒙昧,信用太监,其实已与万历无别。李自成兵至昌平,崇祯尚懵然不知,如许的明朝怎能不消亡呢?

更值得注重的是,康熙心里固然厌弃崇祯,却又几回公开强调崇祯并非亡国之君。清顺治加倍推崇崇祯,乃因其政治改造上孤立无助,身有同感。康熙继位,天然要一以贯之,无改于父道。但这不是问题之地点。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那么满清统治者为何要死力的赞美崇祯呢?

我认为康熙还有一层考虑:从崇祯亡于李自成之手这一事实出发,崇祯若属亡国之君,则李自成入京势必成为顺天应人;而于清廷为明君父复仇的名义,自会平添一层障碍。是以只有崇祯欠妥亡而亡,李自成才是名副其实的闯贼,清军入关名正而言顺,进一步印证清初多尔衮所言,清军定鼎北京乃得之于“闯贼”。

后来康熙放置历代帝王庙,黜万历、泰昌、天启,而独保留崇祯,也是因为如斯。顺治认同崇祯出自感情,康熙外观上一定崇祯却出于政治理智,父子有别,不宜混同。可见康熙的考虑,较之他的父亲顺治在政治层面还要深远。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康熙曾说:“后流贼李自成攻破国都,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乘大统。”

务必注重的是,康熙特将清廷兴师置于明崇祯自缢之后,似乎清廷作出大举入关的决议,乃应明朝臣民之请,除暴安良。这是清得世界之正得以成立最要害的一环。康熙必需对这段汗青情节巧为放置,既要进行重大隐瞒,又不克露出显着的陈迹。

史实表明,李自成攻击北京时,满洲统治集体因继位引起的内讧并未竣事,皇太极长子豪格的谋逆起自上年,直至今年四月初一方处理完毕。多尔衮独揽大权,于初四日召集诸王群臣讨论伐明,显然有经由对外攫取以迎合国内满汉集体的贪欲,巩固本身的地位的意图。多尔衮率大军出征,的确是在崇祯身后二十天的四月初九日。但问题是,清廷会议出兵时既未得知崇祯已死切实信,更无所谓明朝臣民远赴盛京邀请清军为明复仇。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而尤不得轻忽的在于,清廷出兵的方针,明确是攻击明朝。多尔衮率军从沈阳出发之后,行军甚为迟缓,亦见其并无成竹在胸。其线路仍拟绕道蒙古,然后由蓟州、密云等处破关而入。直至七天之后的十五日,方所碰到吴三桂求援的使者,乃改变方针,向山海关进发。凡此皆载在清修《实录》,基本不会见到所谓的明朝“臣民相率来迎”清军,救民于水火的景象。

清军能打出灯号为明朝君父复仇,顺利入关,吴三桂的屈膝实为一大要害。

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初,的确也蒙蔽了不少明朝官员,对其感激不尽。这正本都是值得康熙大书特书,但康熙一朝对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段只字不提,却将明朝“臣民相率来迎”置于清廷出兵之前。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康熙如斯书法,有其不得已之苦处。

这是因为清廷同时覆灭李自成与南明弘光之后,多尔衮履行民族征服政策,将入关初所谓“爱兴仁义之师”的面具,撕得精光。更主要的是,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兵变之后,康熙曾屡屡揭露其哗变降..面容。若是说认可清军是吴三桂引进关内的话,那康熙岂不是本身认可养了一个反贼?

此外在对于证实满清政权正当性这一问题上,康熙对于南明政权未置一词,意谓清廷定鼎北京,明统已绝,南明诸帝,皆为僭越。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当初清军入北京,另有吴三桂作托言,而出兵江南,攻灭弘光乃多尔衮自食其言。入关后,清廷历久不认可弘光为正统。而事理很简洁,认可弘光,即不免认可隆武、永历。而南明三藩与顺治一朝相始终,若统在南明,则置顺治一朝于何地?

康熙论明史,几乎不曾提过南明诸藩,似崇祯一死,明朝既亡。原因亦在于此。即使撇开统绪岂论,仅从事实而言,清军定鼎北京之后,仍与华夏互以敌国相视,对抗击清军的南明士庶军民一概无情屠戮。汉族人民面临清军的血腥镇压,奋起抵制对峙近二十年。而清廷最终覆灭南明、大顺,竖立全国统治权,已迟至顺、康之际。对于这一敏感的南征汗青实际,康熙也是有意回避与逃避。

康熙为何赞美崇祯贬低南明?树立道义正统性,继承天命降清的观点

康熙提出“自古得世界之正莫如我朝”,绝非泛泛而论。个中涉及汗青重大关节,实为处积虑的思索积淀,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致。只有连系汗青对玄烨的思惟作仔细剖析,才或者真正体会其结论的悉数寄义。康熙的正统论,恰是这一特有的盛世之下的精神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