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丝路古琴撬动彩云之南(2)

2018-08-03 16:24:17 网络整理 阅读:197 评论:0

犹豫再三,机械和制图的经历让他最终鼓起勇气边做边琢磨。历时三四个月,他斫出自己首张琴胚。按标准,那张没上漆的古琴白胚很粗糙,顶多完成四分之一的工序。上好弦后,他忐忑地试着拨弄琴弦,生涩的声音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董晋云说,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在刚开始斫琴一年里,董晋云做梦都在想制琴的事:一道工序该放前还是摆后?腔体该长一毫米还是短一毫米?……

他开始“恶补”关于古琴的各种知识。云南斫琴师数量屈指可数,他就到上海、江苏等地拜访斫琴名家,请教制琴工艺,并向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琴会的专业老师学习弹琴。

丝路古琴撬动彩云之南(2)

当初随随便便找一块木材就敢制琴,随着了解不断深入,董晋云开始跑遍云南和全国的木材市场,寻找各种适宜斫琴的老木料:杉木、梧桐……

八年前,董晋云将斫琴场所从家里搬到占地1100平方米的团结乡工坊,流程也变得一丝不苟,选木料、找生漆、修外形、挖腔体、合底板、贴木漆……100多道工序需经反复打磨,平均耗时至少18个月才斫好一张琴。

“斫琴的关键在于耐心。”面对工坊墙上挂着的16张成品七弦古琴,董晋云的声音不疾不徐,温润如玉。“每一张古琴我都很用心去做。”

所谓匠人匠心,就是要守住一颗心

董晋云说,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