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没有合作力的“C位”意义不大!如何在“液态”社会培养孩子(6)

2018-10-13 13:47:04 网络整理 阅读:96 评论:0

又比如,我刚到上戏附中后就发现,艺术、体育好的学生有他们很明显的性格优势。我们学校有艺术班,也有普通班。你去看,无论是升旗仪式排练,还是运动会入场、合唱比赛,所有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地看向艺术班。而无论是他们站在舞台上的形象,还是那种自由畅快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没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这难道不重要吗?

我心中特别希望,我们培养的是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特别是文史哲基础,又有艺术专业能力积累,能够面向未来、在国际国内舞台上都稳稳立足的学生。如果这个理想真能成功,我会认为,我们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上观:有了这样的从教经历和视角转换,当您回望过往那些更偏重于“学业能力培养”的中学教育,有什么想法特别希望同您的老同事们交流?

肖英:尽管我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关注了琴棋书画这些事,但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我一定会认为,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是第一位的。因为在上戏附中工作以后,我接触到了太多为自己的兴趣特长兴奋不已的人,也见证了太多为所热爱的东西全身心奋斗是怎样一种状态。那样一种状态,弥足珍贵。

除此之外,我会认为,培养一个学生在待人接物、在应对各种事务、场合时那种全方位的自我形象力也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自我形象力”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谈吐,,也包括他在形象打理、语言表达、肢体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总体层面上,这方面的教育和习得真可以说是“匮乏了太久”,以至于很多人并不觉得缺了这个对自己、对社会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有审美情趣、审美需求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很有味道的。他的心态会更积极、更阳光一些。这恐怕也是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之一。那么在上海,我觉得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让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创造美、表达美的“能手”“专家”,但我们都可以拥有对美的需求、对美的体验、对美的感知。我们也许没有机会直接走上舞台,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力,懂得去欣赏,懂得用自己的审美情趣去布置自己的家园和周围。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愿意谈论这个问题,我想,这一定是一件好事,是一个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