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网约车王国的“围城”(2)

2018-12-18 03:42:13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网约车用户李林(化名)回忆起2012年初网约车刚出现时的情形:打车软件鼻祖“摇摇招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手机软件叫车,车到家楼下,费用看得见”。

当时,网约车被看成是为解决“打车难”而诞生。

大城市普遍存在“打车难”问题,出租车司机选择性接单,空驶率居高不下。艾瑞咨询分析,滴滴、快的、易到等网约车的出现,可以解决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让出租车利用率更高,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问题。

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培育市场和用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似乎是最直接的方式。2014年,滴滴与快的大打价格战,令一批用户与司机尝到了甜头。

但袁明却不是最早“吃螃蟹”的司机。在他决心“拥抱”新事物之前,先找朋友借车体验了一把,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优步成了他“试水”的对象。随后,滴滴合并了与之胶着了将近两年的竞争对手——快的,然后转身就将矛头对准了优步。

2015年3月下旬,优步启动了大规模降价,几乎是前后脚,滴滴快的发起专车免起步价活动,并在5月、6月分别上线了快车和顺风车业务。

一番衡量之后,袁明最终选择了滴滴。刚开始,他在滴滴干得如鱼得水,一天15单左右,一周满21单奖励30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一万五六。袁明回忆,“那时候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小,早上七点出车,下午六点就能收工回家。”

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成了网约车行业的“老大哥”。从竞争到合为一家,袁明接到的单子也变多了,仅在重庆北碚跑,平均一天也能有40单左右。

可惜好景不长。据袁明回忆,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网约车的补贴优惠少了,2016年下半年订单开始“走下坡路”,到现在,他平均一天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接20单左右,赚两三百块,扣掉成本一个月也就挣六七千元,只相当于“辉煌时期”的一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