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问题少年”回家的“最后三个月”(2)

2018-06-14 08:23:31 网络整理 阅读:174 评论:0

15岁,刚读完初二,金勇就辍学了。不久后,他如愿来到父母身边。

从农村来到城市,人生地不熟,而原先长久希望的父母的“甜蜜关心”,实际上却是对他无尽的“严厉和唠叨”,使金勇的性格越来越叛逆。“我犯错后,我爸经常会打我,我就想,"既然你只会打我,那我也学你,去外面打别人撒气"。”

刚来未管所,金勇很不适应,不愿和其他人交流,但按他的话来说,当时仍旧“冲动、易怒”,不时和其他未成年犯起“小冲突”。

“刚来人很压抑、恐惧,后来一个警官教我见人说"你好",打开交际圈,有次我跟一个平时关系很差的同改犯说了句"你好",没想到他高兴了一整天。慢慢的,我开始接纳这里,而这里也开始接纳我了。”

余刑剩3个月时,金勇被转入出所监区,换了个新环境,他开始也很不适应。

“对新环境感到莫名的恐惧,于是用沉默来保护自己。”他在写给出所监区监区长李军勇的信中说。

“来出所监区后,我想了很多。之前一直盼着早点出去,到真的只剩3个月就能出去,又突然很害怕,不敢想家人见到我时的看法和眼光,也害怕不能融入社会。一想到这些,我就睡不着。”金勇说。

在出所监区,除了学习形势与政策、劳动技能课外,最让金勇难忘的要数李军勇给他讲的一席话:“来到这里,意味着改造进入"最后一公里",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的新开始……”

“长这么大,即使是我父母,也很少跟我讲这些,当然,那时也不愿跟他们沟通。等到要出所了,李警官的话,突然就敲醒了我,让我一下受触动。我想这一辈子都不会忘……”金勇说,

“在这里我终于明白,过去我交朋友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在出所监区,虽然纠结过彷徨过,但我学会了勇敢。出去后,我也不奢想马上做一番大事,先找份简单的工作,一步步脚踏实地做。”金勇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