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2019-06-17 03:45:59 暂无 阅读:1088 评论:0

原题目:【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中国青年网宁化6月1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 陈强 见习记者 魏其濛 朱彩云 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从闽西到湘江,建国将军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已经走了好多遍。6月11日,他再次来到宁化县赤军长征出发地踏寻父辈的革命萍踪。第二天,他又和三明市、宁化县的向导,一同赶到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列入红三十四师教师陈树湘纪念馆的落成典礼。

【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福建省宁化县赤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摄)

由宁化、清流等1.12万名闽西后辈构成的红全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离别担当长征中最艰难的前卫和后卫义务。在冲破第四道封闭线的湘江战争中,红全军团第4师牺牲近半;红五军团第34师4000多人壮烈牺牲,另1000多名无法渡江的赤..战桂北、湘南打游击战,1936年在湘南九嶷山弹尽粮绝大部门壮烈牺牲。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是全师独一幸存的团以上干部。

列入长征的8.6万中央主力赤军中,长汀、宁化等闽西籍赤军占到2.6万人,个中约1.4万人是从宁化县凤凰山、曹坊等地发出。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有一块红色的展板分外惹人饮茶注目,上面写着“宁化将士血染湘江”八个大字。韩京京屏息注视着展板上的图案、文字,久久不肯搬动本身的脚步。

前卫红4师于1934年11月25日渡过湘江,掌握了湘江西岸的界首渡河点,在界首以南的光华铺布防阻击攻敌,经由七天六夜与敌勇猛撕杀,至12月1日突敌军第四道封闭线,保护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固然歼敌数千,但自损近半。

【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建国将军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在宁化县接管采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摄)

后卫红34师于1934年11月27日在广西灌阳县的文市至水车一线布防阻击追敌,全师5000多闽西籍赤军,只有30人突围,是湘江战争中独一成建制根基牺牲的赤军主力军队。

韩伟昔时跳崖幸存,曾回忆红34师与敌苦战情形:弹药打光了,赤军指战员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仇敌拼杀,杀得仇敌横尸遍野。红34师100团1营有位福建籍连长,在斗争中肠子被仇敌炮弹炸出来了,身负重伤仍率领全连斗争。

红34师教师陈树湘年仅29岁,不做俘虏,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践行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誓言。

韩伟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原..副司令员。

1987年春节时代,韩伟的资料入选解放汗青资料(长征卷)中。听到这个新闻后,韩伟将军喝了两杯酒说:“我死了,把我的骨灰送到闽西去”。

1992年,韩伟将军临终前再次对儿子韩京京说:“我的骨灰要放到闽西去。”

这位老赤军不是闽西人。韩京京说父亲的心愿是,“我把他们带出来了,现在不克把他们带归去,就把本身的骨灰送回闽西,告慰烈士故里的长者乡亲。”

1992年8月,韩京京特地从北京把韩伟中将的骨灰护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韩京京说,闽西几百位头发斑白的乡亲自发地站在路双方说,要迎接他们的“亲人”回故里。

“守卫苏区有责任,禾口淮土比参军,禾口扩红一千个,淮土一千多两人。”

6月11日,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诠释员陈端用本地客家话和通俗话演唱了昔时扩红宣传的歌谣,并讲述了本地老公民口口相传的扩红故事:禾口区(现石壁镇)和淮土区(现淮土镇)公民竞赛到场赤军,原定招收1000人名额已满,因为淮土区的新婚匹俦苏芹英和张恩铜果断要求报名列入赤军,淮土区以1002人的成就胜出。

参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后,韩京京说,他的父亲韩伟昔时就是闽西苏区扩红团长,带动组织了一多量青丁壮列入赤军。

据统计,在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宁化苏区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普遍开展扩红突击活动,全县13万多生齿,就有13700多人列入革命,被福建省苏维埃当局授予“扩红”圭臬区,并上演了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的浩瀚动人排场。

长汀县四都区圭田村的公民把唱十月受孕的受孕调改为扩红歌谣《送郎当赤军》,个中唱到:“送郎当赤军,起劲去革命,艰辛奋斗为国为民”。从1931年至1934年,长汀共有17200余人列入赤军。该县红坊区80%的青丁壮都列入赤军。

【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老赤军黄承衍之子黄永昌在宁化县凤凰山赤军长征出发地的赤军街上踏寻萍踪。(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摄)

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被称为“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昔时有116户980人,个中96户138人列入赤军,成为三明区域列入赤军最多的村庄之一。

在湘江战争纪念馆,宁化县淮土镇桥头村老赤军黄承衍之子黄永昌特意用从宁化带来的酒酿祭拜牺牲的闽西后辈。他说:“我父亲黄承衍固然没有机会去了,但我代表他和老前辈们去了,算是了了父亲的一个心愿。”

黄永昌说,黄承衍于1932年编入红九军团通信营,为即将从于都出发长征的赤军部队送信。因为原军队即将转移,黄承衍送信到总部保镳营后跟着保镳营一同长征,一路上九死平生。

“相对于闽西后辈为湘江战争打后卫,保镳营的斗争没有那么惨烈。不然,我父亲或者早已牺牲。”黄永昌感伤地说。

2017年,黄永昌和几位志同志合的同窗一路,循着昔时赤军的脚步重走长征路。他们从宁化出发、在于都渡河,经由湘江战争遗址、遵义会议旧址、四渡赤水,翻越夹金山、腊子口,过草地,最后达到陕北。

【记者再走长征路】6000闽西后辈血染湘江战争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诠释员陈端在介绍宁化后辈列入湘江战争的悲壮一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摄)

重走长征路,黄永昌最大的感触是“国度转变非常大,老公民生活好了”。在出发前,他曾担心有个体处所的道路欠好,走不了,事实证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赤军昔时长征经由的处所,已不是曩昔的穷山恶水,每个村庄都扶植得非常时兴,路面都硬化了很好走,老公民的生活都变好了。”黄永昌说,“这恰是赤军长征的初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