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根除滥用停牌弊端需提升停牌效率

2018-08-19 23:18:44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曹中铭

今年以来,沪深证券交易所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改革,坚决遏制上市公司停牌中出现的随意停、停牌多、停牌长等弊端,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尽管如此,对于上市公司的停复牌问题,显然还有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强化监管的必要,以提升停牌效率

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以沪市为例,近年来,沪市公司股票停牌家次逐年减少,2015年全年停牌1254家次,2016年全年停牌733家次,2017年全年停牌601家次,2018年初至7月31日停牌323次。

根除滥用停牌弊端需提升停牌效率

自2018年以来,沪市公司的停牌数量不断持续下降,日均停牌74家。2015年因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为了避险与躲避股价下跌,上市公司停牌也出现异常。2016年上证所在总结此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再加上强化监管,才促成了上市公司停牌数量的不断下降。

上市公司停牌主要具备保证公平信披和提示重大风险两大基本功能,但在A股市场,却催生出诸如防控内幕交易、为重组发行锁价甚至躲避特殊市况等多种功能。

也正因如此,“去功能化”应该成为改革停牌制度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像锁价功能等,随着非公开发行越来越市场化,更因“发行期首日定价”,让上市公司的停牌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随着停牌制度“去功能化”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的停牌也会随之减少。

在停牌问题上,上市公司无论是存在随意停、停牌多还是停牌长的问题,都会剥夺投资者的知情权与交易权,导致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另外还可能赔上资本市场的信用。

在停牌问题上,我们也曾付出过代价。当年A股连续四次闯关MSCI指数,直到第四次才被纳入,此前被挡在门外的原因,其中重要一点即在于上市公司的停牌问题。而某些上市公司因为停牌时间过长,在入选MSCI指数成分股的问题上也曾被拒之门外,其中不乏知名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