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那群坚定创新的心血管医生 现在怎么样了?

2019-01-17 19:01:08 网络整理 阅读:126 评论:0

“当CCI黄埔三期肩负前辈的梦想壮志出行,当每一个CCI人反思昨日之弊坚守明日之梦,当CCI在巨变的时代不断完善自我寻求涅槃,我们依稀看到中华民族的梦想之源!”

这是CCI在2019新年献词《创新梦,强国梦》中所写。

过去3年来,这个心血管领域的创新俱乐部培养了两期共105名黄埔学员,第三期的73名创新“火种”正在学习中。

年末之际,医学创新评论特采访了CCI的秘书长沈雳,重温初心,回望发展,规划未来。

初心:推动“万医创新”

2015年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CCI)成立于上海。

在它当年的《成立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国内绝大多数医生还为繁重的临床工作所累,缺乏创新激情和创新条件。但毋庸置疑的是,临床需求的提出、解决和完善无一不需要通过临床医生来完成。”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转化应用研究的一股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带领的团队很早便发现,一个创新理念变成产品需经历许多关卡,医生不仅缺乏精力,也缺乏能力去完成整个转化流程。

经过前期的梳理与思考,在2011年,葛均波院士团队开始申报国家教育部的心血管介入工程中心,这成为CCI的早期雏形。

那群坚定创新的心血管医生 现在怎么样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

也就在那时,葛均波从斯坦福大学了解到Biodesign概念,即发现、发明、发挥三部曲:首先要发现临床需求,其次是发明解决临床需求的方法,再次是发挥商业化的作用。

根据这个思路,团队还派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医生吴轶喆博士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创新中心专门学习创新课程,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围绕如何发现需求、验证需求、实现需求、打造产品等,设计出一套专门的创新..课程。这后来成了CCI的经典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