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冯学荣:关于邓世昌,鲜为人知的三个历史细节(2)

2018-09-15 23:25:17 网络整理 阅读:140 评论:0

换句话说,依照老规矩,军舰的管带要与军舰共存亡,你的舰都打沉了,你还活着干什么?事后北洋水师高层认为,邓世昌在致远舰中弹爆炸沉没之后,没有尽力逃生,应该是因为抱有这个心理。

然而,北洋水师高层的意思恰恰相反:你作为一个将领,只要尽力杀敌,舰艇被敌军击沉,你不必殉死,你应该逃生,为国家多保存一个将才。

于是,为了吸取失去邓世昌的教训,北洋水师紧急制定了《海军惩劝章程》,对战时毁损战舰的将领官兵,进行宽待,北洋水师的后台大老板李鸿章也认为,邓世昌此举不值得提倡,明令北洋水师全体官兵,不要效仿。

这段往事的出处之一,是史料《清史稿》卷462,列传249:

“已,致远弹药尽,被击,总兵邓世昌战死。自是连丧五舰,不复能军。汝昌犹立望楼督战,忽座船炮震,晕而仆,舁以下。汝昌鉴世昌之死,虑诸将以轻生为烈,因定海军惩劝章程,,李鸿章上之,著为令。”

历史细节三:邓世昌也许想靠近..军舰发射鱼雷

我们许多历史读物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说法,说邓世昌驾驶致远舰,冲向..军舰,是为了撞击..军舰、和它同归于尽。

然而,近些年考古研究的发现,对于这一点,又有了新的看法。

201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在辽宁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沉没战舰,命名为“丹东一号”,后来经过对大量打捞物的辨认,相关研究人员一致倾向认定:“丹东一号”就是当年邓世昌的“致远号”战舰。

冯学荣:关于邓世昌,鲜为人知的三个历史细节(2)

图:丹东一号

确定了致远舰遗骸的身份之后,水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在致远舰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鱼雷,并且发现,鱼雷的引信已经插上了雷管。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当时致远舰的鱼雷,已经处于随时准备发射的状态,为什么要处于上膛待发的状态呢?答案是:致远舰已经准备好,要向..军舰发射鱼雷。

换句话说,邓世昌当时下令致远舰全速快进、争取以最短的时间逼近..军舰,也许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撞沉日舰,而是为了贴近日舰,向它发射鱼雷。

为什么要以最快的速度逼近日舰、然后再发射鱼雷呢?直接从远处发射,不就可以了?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射程的限制,当时两舰相隔太远,鱼雷的射程达不到。

第二个原因,是增加命中率,要知道鱼雷这个东西在当时,是一种先进武器,北洋水师的鱼雷手,训练不足,平时操演的时候早就知道,鱼雷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强大,但是它命中率低,通常要打好几枚,才有一枚击中的。

这就是致远舰必须尽快逼近日舰,然后再发射鱼雷的原因。

当然,也许邓世昌有两手准备,先尽快逼近日舰,逼近之后,要么发射鱼雷,将日舰击沉,要么呢,就撞它,把它撞翻,这样想,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人的心理活动,毕竟外人无法探知,邓世昌到底怎么想的,谁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