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郑老师说文:季札挂剑背后隐藏的惊天风云

2018-06-04 07:53:52 网络整理 阅读:201 评论:0

读书需要有质疑的心思,才能在平易里读出险峻的意思来。最近,有老师教刘中垒《新序》里的“季札挂剑”一段,细读文章,引发了我的另一番思考。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伤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又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如果粗粗地读,大概也就是表扬季子非但言而有信,简直是“念而有信”。但是,如果仔细计较,问题就出来了。季子为什么一定要把宝剑留在徐国呢?他自己说的原因是不“欺心”。而徐人认为的原因是“不忘故”。一个是着重在自己一方面,一个是着重在念旧(徐君)一方面。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新序》也就类似于现在的“古代道德故事一百篇”之类的书籍,出自多人之手,各人的文字修养也各不相同,很难说一定有什么微妙的意思蕴含在里面。但是,按照《史记》的说法,季札果然是把宝剑留在了徐国了,而且还留下了一段说辞: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