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京通州是怎样兴起的?老通州人都未必知道这段起源(3)

2018-11-08 08:31:25 网络整理 阅读:126 评论:0

此后至唐代潞县一直稳定存在,唐开元四年(716年),析潞县东境置三河县,属幽州。到后晋时,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予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为陪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金元以前路县还一度成为渔阳郡郡治所在。清人刘锡信《渔阳郡三治潞县考》认为,东汉末年、北周以及唐武德二年(619年)至贞观元年(627年)这里曾三次成为渔阳郡郡治所在。

然后是畿辅重镇时代,自1151年金代海陵王迁都直至清末。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诏迁都燕京,开启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时代。因潞县为漕运重地,遂新置通州于此,取“漕运通济”之意而命名,此成为通州得名之始。金代通州始置和命名,并且每年于此造船,标志着它作为北京水路门户地位的确立,这在通州的发展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元代通州及所领潞、三河二县隶属于大都路总管府,漷阴县有较大变化,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漷阴县为漷州,下辖武清、香河二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将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同时省潞县入通州,从此潞县成为历史名词。通、漷二州俱隶北平府,通州领三河县,漷州领武清、香河二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二月, 漷州降格为漷县,改隶通州,于是通州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属北平府不变。

清初因明旧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县入通州,时通州尚领三河、武清、宝坻三县,上统于直隶省顺天府。雍正六年(1728年)改三河、武清、香河三县直属顺天府,通州遂为散州,不再领县。

第三阶段是从郊县到城市副中心,这一阶段自民国至今。清末停漕改折,漕运制度终结,通州城市地位随之下降。辛亥革命后,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改州称县,通州改名通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设北平特别市,市域仅为北平城区和近郊区,通县则改隶河北省,1958年重新划归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