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京通州是怎样兴起的?老通州人都未必知道这段起源(4)

2018-11-08 08:31:25 网络整理 阅读:126 评论:0

1993年通州镇被定位为北京14个卫星城之一,2005年通州新城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通州定位转变为北京行政副中心。2016年5月,中央决定在通州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并把其与雄安新区的设立一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汉代路县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在南北大运河开通前,陆路交通是居于主要地位的交通形式。侯仁之先生曾对古代北京周围的大道进行如下推测:向南一路是太行山东麓大道;西北一路出南口直上蒙古高原,称为居庸关大道;东北一路出古北口,穿越平缓的山地丘陵地带,通向松辽平原,称为古北口大道;此外,还有正东一路,横越小平原,沿燕山南麓直趋海滨,称为燕山南麓大道或山海关大道。

金代以前,北京是中原王朝控制北方和东北边疆的军事重镇。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设置路县(今通州区汉路县城遗址)。路县县城的位置,正处于控扼燕山南麓大道的节点上。

汉代路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路县故城西守鲍丘水、沽水(今称潮白河),西与蓟城相望;正北直达郡治渔阳城,是水陆交通、东西往来、南北连接的咽喉之地。

最新考古发掘显示,路县整体平面呈近似方形,其中北墙基址长606米,东墙基址长589米,南墙基址长575米,西墙基址长555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墙基址的残存高度约为1.9至2.5米。经过钻探,在东、西、南城墙基址外约25至30米处发现了城壕遗存,其走向与相对应的城墙基址大体一致,宽度约30米。从遗迹和遗物判断,城壕与沟渠的使用年代不早于战国,废弃年代不晚于东汉。

东汉以后,潞县治所向东迁移,《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野外考察时,在今三河县西南境、潮白河东岸的城子村处,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较大,在被河水冲刷过的地面上散布有汉代砖瓦陶片。经过多年反复讨论分析,认定这里应是东汉至北朝时的潞县治所。

唐代潞县治所已迁至今通州,清代通州举人刘锡信《州城考》记载,“近日州城南一里许土人掘得唐长丰令李丕石志,云葬于县之南三里,可知唐时潞县已治于此”,此后潞县治所再无迁移记载。金代潞县隶于通州,州县同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明将常遇春北伐克通州,元顺帝闻风出逃上都。八月,明将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时省潞县入通州,从此潞县成为历史地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