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数人没读懂

2018-12-06 04:17:35 网络整理 阅读:161 评论:0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就是从春秋晚期到秦汉之前这三百年间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由于他们后来被分为儒、墨、道、法、名、杂、农、阴阳、纵横、小说十家,因此又叫九流十家,也叫诸子百家。

诸家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则是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他们的名字在全球华人地区家喻户晓。

而古老的诸子百家智慧,对现代中国人有何启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哪些帮助?今天,看中庸与自强的做人智慧:

孔子说:“中庸”

儒家讲德。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那么,什么是中庸?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第一句话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过犹不及”。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做过头了,等于没做到,弄不好还会更糟糕。怎样才对?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高明的做人是“执两用中”

就说做人。做人很难。一个人,质朴是好的,真诚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点修养都没有,就会粗鄙、粗俗、粗鲁。这在孔子那里,就叫“质胜文则野”。相反,如果太讲修饰,过于文雅,便难免装腔作势,显得虚伪。这在孔子那里,就叫“文胜质则史”。

易中天:孔子的“中庸之道”,大多数人没读懂

那又如何是好?文质彬彬。彬彬,就是文质兼备,一家一半,配合适宜。这条原则不但适用于文雅与质朴,也适用于文与武、刚与柔,以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因此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就是“中”。

“以德报怨”是句讹传

再说“庸”。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反问:何以报德?也就是说,你拿恩德回报了仇怨,请问,又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当然,你也可以“以德报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报,公平吗?不公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