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秧歌:乡音里的一缕乡愁

2019-03-17 12:32:30 网络整理 阅读:155 评论:0

文 / 宋旭

秧歌:乡音里的一缕乡愁

秧歌,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极具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其表演形式是在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表演者随着铿锵激越的鼓点翩翩起舞。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达上百人。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其中踩高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高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晋北地区还有一种别具特色的秧歌,叫踢鼓秧歌。

关于“秧歌”的起源,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记载了其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根据吴锡麟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秧歌队女角名)、田公、渔妇、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其角色与现代秧歌几无二致。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这一艺术形式。同时代的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就咏到:“轻薄行歌过,颤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明代朱有炖的《黄钟醉花阴》亦言:“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到了明清之际,秧歌表演达到了鼎盛时期。

而对“秧歌”这一称谓的由来,自古说法不一。

民间有说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此说存疑较多。其一,民间表演的秧歌,多以舞蹈为主,唱歌则很少见到。其二,“秧歌”一般流行于北方乡野,其农事多为点播和中耕,而插秧、拔秧等农事则多见于南方水田。以插秧和拔秧等农事活动解释秧歌的起源,缺乏生活基础。同时,在晋北一带,还流行着另外一种民间舞蹈,被称作“挠搁”。如果“秧歌”一称源于古代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那“挠搁”一称从何而来?

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讲的是古代水患频发,生活在黄河岸边的百姓,经常与洪水搏斗。当抗洪取得胜利后,大家就高兴地将抗洪的工具作为道具,在宽阔的河岸边唱啊,跳啊,抒发激动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并逐渐就形成了秧歌。

再一种说法来源于清代黄濬的《红山碎叶》。其称: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谓女子之歌。后世根据黄濬的说法,将“秧歌”一称与古代新疆地区缠民妇女自称“鸯哥”联系在一起,认为“秧歌”一称来源于西域。

上述诸多说法,均忽视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民间,“秧歌”这一称谓的用字并不固定。除了“秧歌”,尚有“姎哥”、“央哥”、“羊高”、“鸯哥”、“羊羔戏”等多种叫法。这就说明了“秧歌”一词只起记音作用,不是其原初的名称。

那么,“秧歌”本来的称谓是什么?

秧歌:乡音里的一缕乡愁

答案应该是“乡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