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同业存单梳理展望:短期看供需平稳量价难升,长期看传导疏通或有修复(4)

2018-10-31 16:09:43 网络整理 阅读:108 评论:0

供给端

资金面相对宽裕降低银行发行意愿,并带动发行利率下行。2018年6月以来,央行两次进行定向降准,并通过MLF投放流动性,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相对比较宽裕,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因此银行通过同业存单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较以往有所减弱,同时资金利率下行也带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

监管趋严,同业存单被动压缩规模。2018年以来,同业存单的监管逐渐收紧,总净融资额规模被动收缩缩,促使商业银行调整其负债结构。自2018年第一季度评估时起,央行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时央行在《2018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拟于 2019 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下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这将对负债端比较依赖同业存单的中小银行造成较大考核压力。另外,2018年1月央行重新设定2018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测算公式,测算标准较以往更为严格,以往面临超标的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其负债的结构,推进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国有商业银行备案额度上升,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有所下降,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放量、中小银行发行缩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保本理财、同业理财受限,商业银行主动调整策略。一般来说,同业存单除了帮助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之外,主要通过期限错配、靠与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等的利差来进行套利,这样的模式拉长了资金链条,加剧了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并促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抬升。2017年一季度起,央行将银行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的范围。同时2017年银监会实行三三四检查,认定通过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方式吸收同业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包括同业理财)、资管计划等同业资产,放大杠杆、赚取利差的现象属于同业“空转”套利的范畴,同时要求不得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自发自购、同业存单互换等方式来进行同业理财投资、委外投资、债市投资,使得同业理财规模大幅缩减。2018年以来,,监管继续强调整治违规开展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的乱象,《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颁布,打破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对同业理财的发行和收益率均产生较大冲击。同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在流动性指标和集中度指标方面对商业银行投资同业理财进行了限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