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VR 的罗曼蒂克消亡史(4)

2018-11-14 10:22:39 网络整理 阅读:143 评论:0

暴风断崖式下跌的股价是行业热度衰退的一个映照。映维网、Greenlight 发布的《2018 年中国 VR 市场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 VR 市场公开的投资事件只有 59 起,投资额度仅 14 亿元。这个数据相对于一年前 49.8 亿元的投资规模、178 例的投资数量来说,天差地别。

在数字王国 CEO 兼执行董事谢安看来,当时有太多假的 VR 从业者,投资人很快就会疲惫。在市场洗牌的过程,投机者是永远没办法成为市场的主流。这次行业洗牌,也彻底脱下了国内 VR" 皇帝的新衣 ":国内大部分企业除了造概念,根本造不出真正的硬件和内容。

对 VR 的发展来说,硬件和内容相辅相成,但是国内在这两方面都很快出现了瓶颈:消费者为了体验 VR 内容,除了购买头显,还需配置一个价格上万的电脑;而头戴的 VR 设备又不能使用时间过长,否则便会产生眩晕感;另一方面,VR 的游戏和电影大多质量差到让消费者没有购买欲望,,且数量严重不足。

暴风魔镜依靠低廉的价格一度占领国内市场,虽然销量达到惊人的 150 万台,但是被诟病为 "3D 头戴眼镜 ",VR 体验差。但是对于价格高昂的 VR 设备,国内又缺少足够的消费力。Sandman 的 CEO 楼彦昕说:" 中国一直以来在底层技术上没有优势,核心专利、底层专利都是国外的。"

VR 的罗曼蒂克消亡史(4)

VR 使用的眩晕感

国内的 VR 内容桎梏同样明显:国内消费者缺少家庭娱乐和内容付费的传统,再加上 VR 内容生产成本高、价格贵、资金来源少,更是难以成为用户的刚需。

VR 内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同样传统内容的成本。同千万成本 90 分钟的电影比起来,10 分钟制作精良的 VR 电影至少需要 200 万人民币成本;VR 游戏同样不敢 " 投钱 ",国外的 VR 游戏的爆款,研发成本千万,国内的 VR 游戏厂商根本 " 烧 " 不起,想靠内容回本,对于现在基数不够大的消费者来说,难上加难。

标签:罗曼 蒂克 消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