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无法“入定”,就不要奢谈中国画的“写意“(2)

2018-08-22 03:42:18 网络整理 阅读:104 评论:0

..中讲述一种“入定”,是追踪一种“明心见性”的境界。明心就是“本心”,见性就是“佛性”,本质也是对万物的彻悟。佛学的“入定”,是禅定,让人专心于一境,摒弃世俗一切杂念。焕醒个人的潜能、超能。我认为佛学的入定,也并非是礼佛之人固化的静止的肉身打坐姿态,如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枯坐。而如六祖慧能说的那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质上,这也是让人专心修为一种思想境界。对中国画家来说,“入定”同样是专心修为一种“心怀苍生”“不生不灭”的以物像的艺术姿态为载体的思想境界。

无法“入定”,就不要奢谈中国画的“写意“(2)

《红楼梦》第115回,讲述贾宝玉听甄宝玉谈明心见性,贾宝玉心里想:“他说了半天,并没有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什么文章经济”。这段话是说,甄宝玉读了那么多书,心性依然被世俗利欲所蒙蔽,甄宝玉并不是真宝玉。对于绘画者而言,如果将中国画,视为名利地位的工具,思想被污泥浊气所污染,没有跳出“名利”的轮回。或者造假,或者抄袭,或者炒作,或者拉山头,搞宗派。“应物”从利欲出发,则从构思到敷彩,从用线到象形。整个画面必然是妖艳混浊,刺激欲望,邪气丛生,让人陷入紧张矛盾的图腾里,心绪不宁。

魏晋时期,为什么有建安风骨,为什么有竹林七贤。因为那个时期,整个社会被欲望,阴谋,权利所绑架。艺术不过是社会一些人争夺权利,满足欲望的工具。所以,“入定”文学艺术的人,只好远离尘世,这才有“建安风骨”“竹林七贤”。现代某历史时期,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唯才是举,唯权是举,唯钱是举,就是没有“唯德是举”。艺术舞台,权钱交易,“物欲横飞”,“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逐渐成为拉山头,结帮派,不同派别追腥逐臭,利益交易的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