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回疆通志》:研究清代中后期南疆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志(2)

2018-10-12 20:30:24 网络整理 阅读:87 评论:0

嘉庆九年钞本虽抄写质量精良,但笔者比勘各本,仍然发现一些错误,例如卷六之《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中,在“户凡三万三千有奇”下夺“口十六万九千有奇”。卷九《阿克苏》“官制”下“办事大臣一员”后应作“嘉庆二年,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觉罗长麟奏明部颁办事大臣银印一颗”,但嘉庆九年钞本仅作“部颁银印一颗”;其后在“经制外委”下又错简“拜城游击一员,把总一员。赛里木经制外委一员。”“回务”下“额设金顶回子二十二名”后夺“诺依古特布鲁特比一名”。

《回疆通志》民国钞本

《回疆通志》民国钞本现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地方志家谱阅览室,十二卷,一函十二册。原书版高280毫米,宽160毫米,四周无栏,无格,半叶八行,行20(18)字,小字双行夹注,亦行20(18)字。封皮土..,函套蓝色,828页。卷首有“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夏至月之吉和宁序”,各册卷首无卷别之载。每册首页及书后均钤有“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藏”之章。

《回疆通志》民国钞本不仅纸张质量较差,而且装订粗糙。从字迹看,该本并非一人抄写,并且抄写水平良莠不齐,以致错误频出,其中许多错误亦直接于字旁涂改。笔者比勘各本,发现民国钞本虽然在部分内容上纠正了嘉庆钞本的错误,但更明显的是出现了太多的错误。

《回疆通志》铅印本

如前所揭,《回疆通志》虽成书较早,但印行较晚,在正式印行之前均靠钞本流传。直至民国十四年,时任段祺瑞政府外交部长的沈瑞麟方校印《回疆通志》:“裁融方册,校核前闻,证必穷原,辞无甚泰,事为后法……视《一统志》而事详,本《闻见录》而时近。念流传为孤本,未列缥缃,将着录于艺林,付之梨枣。”他认为《回疆通志》不仅价值较高,所载内容对风雨飘摇的民国也有诸多啓示,在方志史上地位颇为重要。同时,该书直至民国时尚未出版,殆成孤本,因此将《回疆通志》重加校印问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