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寻找..同龄人」李民堂:打工生活有滋味

2019-09-18 13:00:45 暂无 阅读:1770 评论:0
「寻找..同龄人」李民堂:打工生活有滋味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李民堂不像70岁的白叟。出生于1949年七月初二的他,天天日夕要和老伴跳两场情谊舞,还列出了70-100岁的规划表。这位平生坎坷,却擅于抓住机会,改变自身命运的长者,身上的热忱令我钦佩。

「寻找..同龄人」李民堂:打工生活有滋味

1949年,李民堂出生在沁水龙港镇辛家河大队中木亭村的一个通俗农户家,从小就被过继给了表叔一家。亲哥投军在外,照看双方5位白叟成为他繁重的肩负,也失去了参军机会。

8岁时,他和伙伴在月光下玩开仗车的游戏,“开开,开仗车,火车往哪里开?往北京开!往天津开!往上海开!”李民堂边玩边想:“北京、上海、天津,都是什么样呢?”能到这些处所逛逛看看,成为深植于他心里的幻想。

22岁,大队让李民堂去药铺跟当老中医的爷爷学艺。背上医药包,奔波于七个生产队间,上门为病人打针、输液。最远要走十几里山路。看病后的优点就是能吃到一碗加了钱袋蛋的热汤面,这让他倍感幸福。几年后,公社把他调到建都大队当大夫。

1982年,李民堂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五柳庄是位于沁水县城西关的一个村子。李民堂得知村里没有大夫,就和大队向导协商,给建都带五柳庄的村民一路办事,前提是免费住一间斗室。协商成功后,老伴延花娥带着三个女儿从农村走进了县城。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屋里,前边是药柜,后边并排放了两支小床,固然简陋拥挤,但布满温馨。

在五柳庄的几年,李民堂学着别人建起简略木头房,开了小卖铺。后经大队向导核准,在路边建起了一座三间的砖房。家中有白叟,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固然在别人眼中他家有小卖铺维持生计,但生活的拮据只有本身懂得。

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民堂据说一位同乡在晋城市卖饭,一年收入近万元,他动了去看看的念头。七天考查市场,又用七天的时间拆除了木头板房,处理了小铺里的货物,趁着村里车子进城的机会,拉上木头板房,和妻子来到了泽州饭铺(现凤城宾馆处)支起摊子卖饭。第二年又把女儿们接到了身边。从县城走入城市,这是李民堂迎来的第二次转折。

“十年3600天,我们工作了3500天,除了每年春节歇息6天和红白大事歇息外,另外时间没有歇息过。”李民堂说。历经十年的时间,除去供孩子上学、找工作和另外的开销,夫妻俩攒下了五万元钱,又向亲戚同伙借了两万元,在蛋厂小区买下了本身的第一套住房。“我爸妈的房子就是一碗碗烩面和一根根油条垒起来的。”李民堂的小女儿说。“没有改造开放,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就弗成能来到市里,干上饭铺,本身在城里奋斗出一套房子。”这是李民堂履历的第三次转折。

2003年前后,跟着城市扶植,大华市场拆除,李民堂的小吃摊没有了场合。这时的李民堂已50多岁,三个女儿都已安家立业,他没有了后顾之忧。想起小时候的幻想,李民堂想:“我何不趁此机会去北京天津上海闯荡一下呢?”

这一年春天,李民堂和老伴一路来到了北京。靠着会炸油条、会蒸小笼包的手艺,两人很快在两家饭铺找上了合适的工作。从晋城到北京,这是李民堂人生的第四次转折。随后的日子,李民堂还去天津参观名人事迹,又带着老伴一路去了上海、姑苏、杭州,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将儿时的妄想一点点变为了实际。

在河南打了几年工后,闲不住的老两口,为了减轻孩子的肩负,重返北京,在一处农家乐打工。60周年大庆之际,李民堂和老伴在天安门广场,看着来自全国各省的彩车,感触着故国的绚烂成就,心潮彭湃。

2013年,李民堂和老伴竣事了本身的打工生涯,回到晋城。跳情谊舞、练飞镖,李民堂依旧忙碌着。从年青年头时到如今,和..一路成长,生活从不乏味,一向有滋有味。“我如今70岁了,想着在飞镖上磨炼十年,这是我的起劲偏向。我生父100岁了还健在,能本身走路、吃饭、上茅厕,不需要别人帮助。我也应该朝着那样起劲,到了100岁还能自理。我还有三十年的奋斗时间,哈哈!”李民堂笑着说。(李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