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汽车人】看不见的墙——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融资泪(2)

2019-02-17 13:13:45 网络整理 阅读:136 评论:0

企业融资渠道貌似有很多,银行始终占据大头。整车企业无须担心,无论国企还是民营,除了市场边缘化企业,都是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宠儿。每年授信额度往往超出需求。

零部件企业就未必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纳入统计的规模企业有5.5万家。也就是说有4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处于“作坊状态”,自生自灭无人理会。

【汽车人】看不见的墙——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融资泪(2)

从地域来看,江浙沪等地零部件企业发展基础雄厚,占比超过60%,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企业已经兴起。整体上,零部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企业数量占比超过20%,中西部零部件企业持续崛起。

这些企业中,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只有6家(都是Tier1供应商),虽创下历史新高,但攀上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少得可怜。

融资难的症结何在

对于这些头部公司来说,融资渠道多得很,既有银行信贷,也可发行企业债。成长度好的创业企业还可能被VC、PE相中,甚至走向IPO的行业巅峰。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纯属“别人家孩子的故事”。2017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发行企业债只有9只。银行贷不到,只有求助民间途径。有数据显示,民企的平均融资利率在15%,远高于银行贷款7%左右的利率。

《意见》是否意味着中小规模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迎来融资春天?《意见》发布当天及第二天,A股银行板块大跌,这意味着市场担心,随着新政策的实行,银行坏账率上升。

【汽车人】看不见的墙——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融资泪(2)

银保监会一方面要求“压实责任,增加直接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求“合规标准不能降低”,这是否意味着以前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仍然拿不到贷款?

历史经验表明,“既要……,也要……”模式通常都无法带来平衡,很可能两面不落好。

不能责怪银行有“砖头情结”(固定资产抵押偏好),银行必须要确保放贷安全。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先天条件决定了申贷劣势。

对于银行来说,放贷的首要条件是考察企业现金流,其次是抵押物处置权。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财报通常不会请四大事务所审计,银行不信任其财报。而银行流水方面,因为企业走私账太多,其流水缺乏参考价值。

而厂房、生产线等固定资产,其流动性很差,远不如商厦住宅写字楼等物业。银行还有个惯性,借过钱的容易再借到,这就是信用。而3A以上信用级别,也属于头部企业,与小企业绝缘。

发达地区和弱势企业

江浙沪不但是“包邮区”,其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以宁波为例,宁波拥有40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2000家为中等规模以上。他们的客户遍及一汽、上汽、北汽、广汽、东风、吉利、奇瑞、比亚迪、宝马等各大整车厂。

【汽车人】看不见的墙——民营零部件企业的融资泪(2)

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实力,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但是主机厂结款周期普遍较长。Tier1资金账期承受巨大压力,影响再生产,融资欲望强烈。Tier2、3供应商的环境就更恶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