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咦?胃管确认在胃内,为啥会“冒泡”?(2)

2018-10-05 10:52:30 网络整理 阅读:142 评论:0

常规判断胃管位置3种方法。

①抽取胃液法。临床上常以抽到胃液为证实胃管在胃内的金标准,但如果患者在家多日未进食,其胃内容极少,胃管的侧孔不能全部浸入胃液,可能就抽不到胃液。另外注射器所抽取到的液体,其性状并不具有严格特征性,呼吸道分泌物与消化液混淆时有发生。所以单纯以抽取胃液法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还是有困难。

②采用听气过水声法,当胃管顶孔或侧孔未在胃液内,听不到气过水声。另外,如果胃管误入气管,患者痰液多时,此时也可听到气过水声。听气过水声此验证方法,对没有插管经验的护士来说可信度较低。

③采用气体逸出法,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有气体逸出则推断胃管在气管内,临床上易造成误判断,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能单纯凭气泡逸出作为判断胃管位置的依据。

传统判断鼻胃管位置的方法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因为其具有在床旁操作、简便且成本消耗少等特点,目前临床使用仍较为普遍。每一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单一的辅助检查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多种辅助检查的灵活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有效性。因此我们要用评判性思维去思考,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经验分享

1.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尤其是长期留置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出现进食后呛咳,口腔、气道分泌物增多,发热,气促,腹胀,口腔溢气症状以及呼吸功能监测示呼出潮气量明显低于送气潮气量,血氧饱和度下降,自气道内吸出胃内容物,胃肠减压的负压袋频繁膨胀,足以提示小瘘口的存在,但因经验不足,在起病初期,该症状被忽视。这是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之处。

因而对于长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出现上述表现时,要高度警惕气管食管瘘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