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2019-09-24 14:11:50 暂无 阅读:1862 评论:0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和读者聊天的时候,时常感应,很多同伙都邑有这么一种设法:

我今朝的生活很不如意,是以,我急迫地进展有一个方式,或许一个解答,可以帮我作出改变,变得更精良、更接近幻想的本身。

这种设法当然是很好的,但遗憾的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斯。

绝大多数时候,改变并非突变,而是渐变。

并不存在哪一种方式能让你变得更精良,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你的生活体式自己。

我曾提过:很多人对本身身上的缺陷和偏差过于排斥,盼望着有一个「银弹」,下一瞬间,「砰」的一声,本身摇身一变,把身上的老偏差全都改掉。

这当然是弗成能的。

真正有效的「改变」是什么样的?

是当你回首曩昔时,连本身也感应诧异:我曩昔怎么会是这个模样?—— 一切就发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间。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把本身看作一个系统。

你身上的每一个特征、身分、性格,都是组成你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回收它们的存在,去直面和懂得它们。

然后,从中去寻找微弱点和瓶颈,给它们施加响应的「力」,让整个系统慢慢地作出调整,向着你所盼望的偏向运转。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是:迈出一步,适应它;再迈出一步,再适应它。

如同播下一颗种子,给它充沛的养分和顾问,守候时间让它生长。

所以,今天想跟人人分享:这几年里面,对我影响对照大的 6 个习惯。

它们充沛简洁,没有门槛,又充沛有效。进展能给你一些开导。

也进展能帮你找到,属于本身的那颗「种子」。

1

跳出地点的位置看问题

我们的叙事文化,老是会有一个特点:喜欢把好多问题建组成「匹敌」。

在这种情形下,若是你是好处相关者,就会被强逼选择一边去「站队」。于是,你的脑筋体式,就会受到站队的影响,很难真正客观地去对待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立场先行」,又俗称「屁股决意脑袋」。

好多如许的商议,到最后都邑酿成什么呢?中西方之争,阶级之争,好处之争,地区之争……

这并不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立场。素质上,只是在追求优胜感和贬低对方的快感而已。

是以,让本身从所处的位置中跳出来,从第三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一种需要锐意练习的脑筋体式 ——

它或者并不那么舒服,或者会招致排斥和冲击,但能够匡助你更周全地思虑问题。

举个例子。前阵子,我合伙人敷陈我:有几笔大资源似乎捋臂张拳,有或者会进入这个行业,投资一个跟我们形成直接竞争的业态。

我其时的第一回响是:

这个器材怎么会有人投,只能是烧钱,基本做不下去嘛……

但立即我就意识到:这个设法,很或者是「立场先行」的究竟。它就算不是错误的,起码也是单方面的。

—— 这个项目真的做不下去吗?真的只是烧钱模式吗?有没有或者这只是我基于「竞争敌手」的立场,所作出的排斥和触犯罢了?

更客观的做法是什么呢?至少得先去认识它们整个上粗俗和贸易模式吧。

更进一步:它们必然是敌手吗?有没有合作的或者?有没有借重的或者?有没有一路把市场做大的或者?甚至,有没有转型的或者?

这就是一种经由练习的、对「框架」的质疑和反思。

同样,当你面临一个问题,发生某种下意识的回响时,不妨问问本身:

我这个回响是客观的,照样基于我所处的位置,被「建构」出来的应激回响?

这种心态,尤其在计较中很主要: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跟别人发生计较,并不是因为真的想「捍卫真理」,而往往只是因为「我不肯意认可,我有或者错了」罢了。

所以,我才说:商议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实际上也很难实现),而是借由商议,让本身更接近真理。

一旦从这种对立中跳出来,从建构的「二元匹敌」里脱身,很多问题其实都邑水到渠成。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2

只摄入高强度的信息

好多同伙经常问我:若何提高思虑能力?

实际上,提高思虑能力,并不是像健身一般,天天要设定几个动作、做几多组、每组几多次。

它应该像吃饭、喝水一般,内化到天天的平常生活里。

具体怎么做呢?最简洁的体式,就是尽或者摄入一些「不那么舒服」的信息。

经常有读者问我:平时会不会看某些畅销书、听某些风行的课?我一样都不会。

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太「舒服」了。

花式举例解说一个事理,把一句话拆成好几段,用简洁的类比让你感受「听懂了」……这些做法,能够让你很舒服,让你感受收获颇丰,但历久来看,对思虑能力的提拔是无益的。

如同历久吃代餐、喝营养液,消化能力就必然会变弱。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就是:

尽量避开低信息密度的内容,多看一些需要动脑思虑的器材。

好多人往往有一种脑筋,感觉好的内容,就应该用领略邃晓的文字,把复杂的事理讲清楚。其实不是的。

真正复杂的事理,必然要求你具备响应的根蒂和储蓄。任何内容,一旦被简化,也就意味着必然会丢失信息。

所以,好的内容是什么呢?

不是简洁易懂,而是信息的高度浓缩:既连结需要的信息量,不至于让人完全看不懂;同时又尽或者不失真,不简化,尽量连结信息的焦点。

具体而言,像专业文献,学术论著,经典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大部头的系统性著作,包罗分歧范畴的入门书,这些,都能够是我们用来磨炼大脑的材料。

多看一些高信息密度的信息,让大脑去品味和消化它们,日复一日,这就是络续提高思虑能力的过程。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3

行使碎片时间思虑

在我所有的习惯中,我连结得最久,对我匡助最大的,非这一条莫属。

我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好比等餐、等车、无所事事时,会拿出手机,填补短暂的「无聊」。

这时,我都邑感应可惜:你虚耗了多好的机会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忙碌的每一天里面,可以抽出一段时间来独处、思虑,临时阻隔信息的输入,实在是太可贵了。

所以我才说:碎片时间最好的行使体式,不是阅读,不是进修,而是思虑。

思虑什么呢?其实非常简洁。把你之前看到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从新去回忆、提取和梳理,如许就行了。

好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记忆力那么好。

没有其余,只因为我天天休闲的时候,都邑把之前做过的事情、读过的文章和书籍,在脑子里顺着捋一遍,天然就更轻易记得。

如许,一方面,能够激活这些信息,让它们更轻易被提取;另一方面,又能够磨炼、强化本身的工作记忆,让它能同时挪用更多的信息块。

人的大脑模式,能够分为TPN和DMN,后者就是我们俗称的「走神」,亦即碎片思虑的素质。

好多人感觉,走神、发呆,是在虚耗时间,因为什么新信息都没有获得 —— 但实际上,它不只是对大脑构造的整顿,同时也是灵感和创意的起原。

当你进行碎片思虑时,你会发现,很多平时被忽略的细节,倏忽都邑展现在你眼前;很多吃力思已久的问题,倏忽会跟记忆深处某个节点发生共识,被勾连出来。

试一试,有意识地阻隔新颖刺激对大脑的吸引,经常放空一下大脑,让脑筋天然地游走。

这或许是提高记忆力和脑筋能力,最「润物无声」的体式。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4

做一些会有长尾效应的事情

什么是长尾效应?

简洁来说就是:一次动作,历久生效。

我起头写知乎的时候,是13岁尾。那时,我要求本身每周要写3个回覆,每个回覆尽管没有人看,也都要认卖力真去看待,以此磨炼本身的输出。

14年中,有一个回覆倏忽就引爆了,成为了其时的热点。也是这个契机,才让我意识到,本来还能够做自媒体。

同样,我起头写公家号的时间,是16年中。那时工作稀奇忙,承担着公司好几个项目,写公家号也没有任何收益,就是忙里偷闲。写了一年多,也不外几万存眷。

但17岁尾,又一篇文章倏忽火了,这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若是我没有先前那些储蓄,能实现这一点吗?一定不克。

这就是一种长尾效应:在平常的生活之外,起劲去做一些可以沉淀下来的事情,提高「碰到惊喜」的几率。

这些事情,能够是写公家号、写博客,能够是拍vlog,能够是录制本身做手工的过程,能够是做播客、聊聊感乐趣的话题,能够是发布本身拍的照片,甚至,也能够是拓展本身的寒暄圈,起劲去熟悉更多的人……

无论若何,只要你在产出一些产物,在向别传播本身的声音,在拓展本身的接触面,你「碰到惊喜」的几率,都在络续上升。

兴许,经由你的播客,你找到了志同志合的同伙、合伙人;

兴许,你斥地并维护的软件,倏忽被某家公司看中了,筹算收购;

又兴许,你无心录制的视频倏忽火了,给你带来了更多的贸易合作机会。

这些,都有或者。

但使或者性由0变为1的要害,是你要去动作。

不要抱着太大的希冀,也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就看成是一种雄厚生活体式的手段,去埋下一颗颗种子,并持续给它们顾问。

美妙的事物总会到来,但它只会眷顾做好预备的人。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5

有时不妨绕一点远路

我和很多同业交流过。他们给我的配合感受是什么呢?稀奇忙。

这种忙,是一种以效率为第一优先的模式。

但凡所有能假手他人的事情,必然要分出去;

但凡对输出和产物无关的事情,能砍掉就砍掉;甚至,很多人的生活和创业是统一的,生活就是创业自己。

我很钦佩这种行为,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模式,我本身也做不来。

我有时会锐意地「绕一点远路」,做一些看似回报不高的事情。尽管这跟追求效率的宗旨相悖,但对我来说,它是一种雄厚生命或者性的体式。

好比,有时候,涉及一些公司行政事务的事情,我会本身经手一趟。

外观看来这毫无需要,但对我来说,这能够匡助我认识我所不熟悉的范畴,知道这些流程是怎么回事,增进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再好比:我客岁进入一个新行业,落地了一个项目,其实没什么贸易回报,也不为..,只是纯真因为:它能够填补我经验的不足,让我有机会磨练本身的方式论。

对我来说,一个事物只如果全新的、有趣的,那它都有值得一试的价格 —— 尽管从投资回报率来讲,未必是个好选择。

但若是把生命的一切,都放活着俗意义上的成功上,那也不免有一点无趣。

另一方面,绕一点远路,有时也是一种「需要的冗余」。

我发现,很多同业都邑履历一个阶段:产物市场越来越大,团队规模随之提拔,逐渐地跟用户之间就有了距离。以前能够直接沟通,如今或者会隔着一层、两层。

从贸易上讲,这无可厚非 —— 如许效率更高。若是还像之前一般事必躬亲,那计谋决议也不消做了。

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你会慢慢变得跟别人一般,失去用户之所以选择你、相信你的那些特质。

所以,无论规模做到多大,我都邑花时间去跟用户近距离交流。这能够匡助我连结对用户的感知和懂得,让本身始终走在准确的道路上。

这跟华为的思惟也是相似的:无论做到多高层,都要去一线锤炼。不然,你的感知和脑筋就很轻易被扭曲。

有时候,绕一点远路看似低效,但倒是校准偏向的需要做法。

过去十年,对我影响最大的6个习惯

6

连结对心里的灵敏发觉

最后,讲一个对照感性的吧。

众所周知,我有一个选题库,每次写文章之前,会从里面挑一个选题来写。那么,我若何决意要写哪个选题呢?

做法非常简洁:看感受。

当我看到某个选题时,若是发生了一种「这个器材很棒!我必然要分享给读者」的热忱,那不消说,就是它了。

如许写出来的文章,结果未必是最好的,但必然是我在这个时期,最想表达和分享的。

同样,我怎么判断本身的团队做得好欠好?其实我不太喜欢用 KPI。我更甘愿本身去体验一下,看看每个环节是否达到了我的尺度,会不会让我的感触发生波动或不快。

这看似不太科学,但往往会更有效。

这也是我想跟你分享的:连结心里的敏感,然后,服从心里的声音。

好多人经常问我:若何判断本身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其实很简洁:去测验各类各样的事情,问本身:

做什么事情时,你感触到了热忱、情趣和成就感?你感觉这件事情「有意思」?你身边的人会承认你、给你一定?

就是它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你由外向内,去叩问本身的心里,差别本身的真实感触。

这在这个被外在刺激覆没的时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一切的问题其实都源于本身的心里。同样,一切的谜底,也都在本身心里。

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