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元洛|诗性思维的奇葩异卉——论蔡世平的词(2)

2018-08-06 06:27:27 网络整理 阅读:177 评论:0

十年过去了,我仍然坚持当年的如上论定,不但无悔,而且欣慰。虽然曾有人或出于头脑冬烘,或出于眼光短浅,或出于胸怀偏狭,或出于审美趣味与欣赏取向的不同,或出于传统的文人相轻的心理,对蔡世平的词予以尖酸的讥嘲甚至恶意的攻讦,但是,他的词毕竟得到越来越多的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读者之喜爱,证明声名并非浪得,也证明宝玉虽然不免睱疵,但它毕竟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方难得的玉石。

当今的包括新诗与旧体诗词在内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新诗,弊病之一就是缺乏公认之审美规范与审美标准的无序化。虽然时代不同,潮流有别,诗作互异,爱好各殊,但正像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各自之质的规定性与辨识标准一样,诗之所以为诗,在千变万化与时俱进之中,总有它不变的质的规定性,否则就不成其为诗。好诗之所以为好诗,也总有它的基本的鉴定标准,如果出于种种诗外的原因而各是其是,甚至信口雌黄,珍珠就可能不幸会贬成鱼目,鱼目就可能有幸会捧成珍珠,甚至是黄钟毁弃而瓦釜雷鸣。我个人心目中的诗乃至好诗,无论古今中外,至少应该符合如下的基本条件:一是应有基于真善美的普世准则的对人生(生命、自然、社会、历史、宇宙)之新的感悟与新的发现;二是应有合乎诗的基本美学规范(鲜活的意象、巧妙的构思、完美的结构、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的新的艺术表现;三是应有激发读者主动积极参与作品的艺术再创造的新鲜感与刺激性(作家完成作品是初创造或一度创造,读者的非功利的主动欣赏是再创造或二度创造,任何真正的佳篇杰构,都是作者与读者乃至时间与历史共同创造的结晶)。

从上述我私拟的自以为是的标准衡量,我以为蔡世平的词绝大部分的是“诗”,相当一部分是“好诗”,少量的是“绝妙好诗”。假若我言不虚,放眼今日之诗坛,这已是颇为难能可贵的了。旧体诗词与新诗的日产量或年产量尚无统计数字,但大约可以用“堆山积海”一语来形容,然而其中究竟有多少是诗?“诗”尚且不多,遑论“好诗”?遑论广被传诵甚至有可能传世的“绝妙好诗”?前人曾批评徒有数量而无质量的作者“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今人也曾实话实说,说某些以诗人自居以创作丰富自娱自乐的作者“没有一句是诗”,这是作者的不幸,也是诗坛的悲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