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原创 | 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看现阶段信用风险(4)

2018-10-03 12:13:40 网络整理 阅读:65 评论:0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持续底部运行对所有企业的经营都构成了压力,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向下的压力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出现了“分化”。在国有企业集中的上游周期性行业,去产能的持续推进令原料价格快速上升,企业盈利因此得以大幅改善。但是,由于终端需求仍然低迷,下..业企业的谈判地位很低,其议价能力和支付条件变差,现金流不断恶化。因此,从杠杆变化的角度就可观察到下游企业债务率的快速增加,这很大程度可能是债务被动增加导致的。考虑到去杠杆过程中国有企业能够获得的外部支持力度显著优于一般民企,短期内,下..业中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将尤其突出。从杠杆率看,上游和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较高,是去杠杆的重点目标。

经济转型时期的信用风险特征

信用风险不仅受到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短期影响,更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长期影响。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以及与国际经验比较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信用风险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宏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我国现阶段信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就要求吹破低效、无效企业和僵尸企业的信用泡沫。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下行。起初,这被归咎于外部因素,即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且被认为是周期性的。因此,部分观点认为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未实质恶化,政府可通过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干预,待外部经济回暖后经济仍可再次回到两位数高速增长的轨道。然而,宏观经济的最终表现却与上述判断产生了明显偏差。

高质量经济发展意味着原来依赖高投资、消耗大量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将退出市场,长期产能过剩行业和大量“僵尸企业”将被妥善处置,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将得到扭转。总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实践将对低效、高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陈旧的管理模式等发起挑战,这部分产业和企业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在此过程中,改革滞后的、发展不协调的经济主体必然率先引爆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