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便利店“华东局”:大战鹿死谁手?(5)

2018-12-17 08:53:06 网络整理 阅读:150 评论:0

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更普及,支付现在都有数据留存了,水电、电话费等生活缴费在便利店发达市场,这些都是在便利店场景下完成,在中国则都被提供更便利服务的互联网..“干掉”了。

中国当下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对生鲜商品需求比重最高的市场之一了。

这些差异性为新进入者带来了很大差异化空间,因此,有很多市场人士也认为,庞大的中国市场有可能会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便利店形态。

这些也都要求我们对便利店市场的新进入者保持关注。一方面,不是关注他们如何成功,或者如何失败,而是学习他们有价值的实验。另一方面,也让自己不要陷入教条思维中。

《商业观察家》认为,当下有两个方向,两个典型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便利蜂,其代表的基于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的路径值得关注。

这家公司很特别,因为他为了数字化打破了这个市场对于便利店认知的一些“边界”。

便利蜂为了数字化,全开直营店。小店做直营是很辛苦的,人力成本等会有压力。也没有办法像大卖场那样可以设置那么多岗位来标准化管理门店,条件不允许。

但直营化的执行效率,理论上是更高的。对于技术研发、数字化业务推进、SOP建立,及数字化后的效率提升路径是有一定执行保障的。

《商业观察家》的理解是,便利蜂做直营,可能更多是基于走技术研发提升效率的路子,因为技术是需要研发,及“应用”环境的。

便利蜂现在有1000多人的技术开发团队,当下便利店企业没有这么干的,养不了这么大技术开发团队。所以,便利蜂当下的估值是按一个技术公司来估值的。

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呢?

便利店行业某种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IT产业,因为要连锁发展,将数万家、数千家小店统一管理,一定是要有强大的IT技术基础。门店太多了,没有强大的IT、资讯系统等,实现不了大连锁、管理不好门店、也没有足够数据积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