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村名也藏千秋史

2018-09-10 22:27:09 网络整理 阅读:113 评论:0

地名是地理环境的标志,是历史变迁的记录。村名也不例外。从先秦到清朝,在二三千年的岁月中,北京市昌平区所辖各村的村名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丰的发展过程。代代累积的村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说,各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在这些村名中都能找到影子。

村名也藏千秋史

民国二十年(1931年)昌平县地图

因地情而定。早期,昌平的村名主要是因地情而定。有因地物命名的,如今东、西贯市,就由“观石山”而来。观石山今称驻跸山。早先因村子位于观石山下,北魏时已得名“观石村”。自金代末期,改叫“灌石村”。明朝中期,为了便于管理,将村子一分为二,分别称为“东、西灌石”。相传,因明清两朝此处是交易的市场,,而明的货币单位是“贯”,因此从清中期起,两村分别叫做“东、西贯市”。有因地形命名的,如曾在元代建立行宫的龙虎台村,就因村子位于高台之上,北有虎峪山,西北临关沟,有虎踞龙盘之势而得名。有因植物命名的,如今“秦城”。古时称芹城,据传因芹城畔有龙潭,潭中多野生水芹,故得名“芹城”,辽时改名为“秦城”,金、元、明、清又循旧例称芹城,民国时开始称秦城至今。此外,还有很多是因山川形便而命名的。如以山、岭、台、石、坡、峪、沟,或以水的名称、性质、色彩、流向、水势等地理情况来命名的村,数量众多,不一而足。

因军事而成。昌平从先秦时的北部要塞,发展到明清的“京师之枕”,是毋庸置疑的军事重地,因此分布有很多驻军的关城和聚落,大多以“峪、口、寨、岭、崖、城”等称呼。如灰岭口、高崖口、锥石口等。金元明清时期,为京师安全计,在昌平驻有大批军队,昌平就有很多和军事耕战有关的村名。如今南口镇的马坊、小汤山镇的后牛坊等村就曾为牧养战马、耕牛之地;今北七家镇的东二旗即是明代牧马军的“小旗”驻地。按明代兵制,十人为一小旗,五小旗即五十人为一总旗,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五千六百人为卫。因此,明代的军队也称“旗军”。明时蒙古军南下,京城以北的州县首当其冲,不少村庄修建了关寨或城堡,构成自卫防线,这些村庄大多称为“寨、城、堡”等,如今延寿镇的黑山寨村、流村镇的长峪城村等。

标签:村名 千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