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村名也藏千秋史(2)

2018-09-10 22:27:09 网络整理 阅读:113 评论:0

村名也藏千秋史(2)

《隆庆昌平州志》有关明代中期昌平村店的记载

因皇陵而名。昌平因有明十三陵而出现了许多和陵墓相关的村子。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在天寿山营建长陵到明亡清兴,十三陵地区共有13座皇帝陵墓,和一些后妃、太子墓,如悼陵、万娘娘坟等。除了崇祯皇帝的思陵外,其他12座陵都有建在陵墓附近的神宫监,主要供护陵和掌管祭祀香火的太监以及一些仆役居住。各监所在地逐渐发展为村落以后,保留了原来的长陵监、献陵监、永陵监等名称。为顺从村落的通名习惯,又把“监”改为常见的“村”,变成了现在的长陵村、献陵村、景陵村、裕陵村、茂陵村、泰陵村、康陵村、永陵村、昭陵村、定陵村、庆陵村、德陵村等等,只有在嘉靖帝陈皇后“悼陵监”基础上形成的村子未改为“村”。在12陵区内外,还建有果园,日后在果园附近形成的居民点,分别叫做长陵园、茂陵园等。为拱卫陵寝,在环陵形成的十个山口,即东山口、中山口、西山口、榨子口、德胜口、燕子口、锥石口、灰岭口、贤庄口、老君堂口等,相应建有军事设施或驻军防守,日后在这些军事设施基础上形成了环拱陵区,称为“口”的一批村子。这样,以“村”、“园”、“口”为标志的地名群,同大宫门、小宫门、石牌坊等地名,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皇家陵墓特色的村名体系。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陵户”、“园户”、“瓜户”、“坟户”、“种树人户”等称谓的户籍人口。

村名也藏千秋史(2)

隆庆年间昌平州总图中明陵示意图

因驻屯而生。屯田和驻军是一种集中移民的方式,这些移民地名多以“营”、“屯”命名,多分布于北京历史上人口比较稀少的郊区。昌平历史上就集中分布有许多叫做“屯”的村子。清代大儒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称:“近京之地参错不一,有京卫屯地、有陵卫屯地、有外卫屯地,有马坊地、有良牧属地。”昌平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水屯、北邵屯、新丰屯、东沙屯、西沙屯等军屯,就与元明两代于北京屯田驻军有直接关系。《元史》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五月,元世祖忽必烈曾令“徙丁子峪所驻侍卫军万人,屯田昌平”。此后,《元史·兵志三·屯田》里又四次提到在昌平太平庄屯军的情况。到了明代,昌平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不仅设有皇家禁苑,而且为皇陵重地。明朝初年,王朝一统虽定,但北方边患未熄,逃到塞外的元朝势力,“屡谋兴复”,“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为了加强防备,明朝在昌平大量屯军、建堡垒,并将“土著之民编为里,迁发之民编为屯”,这就是民屯。《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开国大将徐达驻军北平,将三万余户沙漠遗民,迁至北平府内屯田,其中昌平县三十六屯,三千八百一十一户。此后,洪武、永乐年间又有几次迁民实北京。如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少田无田之家实北平;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现在北京很多郊区村庄流传着祖上“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来”的说法,其历史根据就在此。据《永乐大典》载,明太宗之世,北京各州县军民屯田约三百处,其中昌平县军屯十九。

标签:村名 千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