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笑看丰年乐景(2)

2018-09-21 04:30:45 网络整理 阅读:137 评论:0

祭祀社稷对于官方来说是非常隆重的礼仪,祭祀程式严格,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以清代为例,祭太社、太稷须皇帝亲临,在社稷坛上敷五色土,奏乐起舞,经迎神、上香、奠玉帛、三献、祝告、饮福受胙(饮福酒并接受祭肉)、三跪九拜、送神、望燎等过程之后,方能成礼。这也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收成的重视。

民间社日多娱戏

与官方丰收庆典相对应,民间庆祝丰收的时间主要也集中在秋社日前后。《四民月令》这本书为我们了解东汉大家族如何过社日提供了参考。秋社日这一天要“荐黍、豚于祖祢”,古人一年四季贡献的祭品各不相同,《礼记》便提到庶人春献韭、夏献麦、秋献黍、冬献稻,此外献韭的同时要配以鸡蛋,献麦的同时要配以鱼,献黍的同时要配以小猪,献稻的同时要配以大雁。汉代在秋社日向祖庙献黍、豚,延续了《礼记》中秋季祭礼的做法。秋社日第二天,《四民月令》说这一天要“祀冢”,如果日子不好或者有其他急事的话,也可以通过卜筮择日前往。

相比官方祭祀的庄严隆重,民间对于丰收的庆祝则比较质朴随意,主要体现出一种节日的轻松和快乐。每逢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祭祀农神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通过这一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秋社日到来之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各样的做社表演,集体欢宴,热闹非常。到南北朝时,民间秋社日的场面和气氛甚至超过了春社日。

民间秋社日活动大盛于唐宋时期。宋代秋社日有吃社糕、饮社酒、做社饭,以及妇女归宁等习俗。记录北宋都城开封日常生活的《东京梦华录》就描述了秋社日的热闹场景:在秋社日,妇女回娘家省亲,娘家人会赠予葫芦和枣,借着丰收的喜气祝福早日添丁;学校的先生筹办祭祀的集会,集会雇佣供奉、杂役、歌唱之人,或许还有“社戏”“社火”等民俗活动,会后分发花篮、果实、社糕等物。秋社日这天,人们都会准备好社糕、社酒相互赠送,而咚咚作响的社鼓,无疑为这一节日营造出狂欢的气氛。

标签:笑看 丰年 乐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