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十年LP经验视角下的一级市场寒冬

2019-02-21 04:05:22 网络整理 阅读:128 评论:0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和各位勤奋的同学一起来聊聊天。

我的职业生涯挺简单的,就是从毕业到今天快十年的时间里,非常专注地在做 LP。当初进到这个被形容为金融食物链最上游的行业,完全是机缘巧合。当时恰好金融危机,我在英国念完硕士,一通投简历,投了所有的投行,却因为金融危机没有任何的 offer。

突然有一天一个公司说录用我了,我做了一番研究才发现原来在我所知道的投行、PE/VC 再往上还有一个神秘的 LP 行业。这个行业的资金量巨大,非常精英化,而且手中的资源配置的权力也非常大,我就这样误打误撞进了这一行。

我在英国工作两年以后,所在的公司看到了中国股权市场的巨大潜力,所以 2011 年的时候,我就作为唯一一名中国员工派回中国,开中国办公室。很有幸从一个外资角度,较早地参与并目睹了中国的股权市场从“星星之火”发展到“水大鱼大”的过程。

到后来我认为美元资金在市场上的定价权越来越边缘化,所以 2016 年的时候主动离开了我原来的公司,我想要更接地气,要加入到我们本土资本的长期增长里来,所以我现在变成了一枚人民币机构的 LP。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从 LP 的视角看整个中国一级市场的发展,行业的痛点和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痛点一:无法自循环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股权投资的产业链。大家都非常熟悉,资金最开始从 LP 端投到 GP,再由这些 GP 去配置到标的企业。这个系统其实不是一个单向流动的产业链,应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循环的系统,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具备的性质。

这个系统应该怎么做到自循环?

十年LP经验视角下的一级市场寒冬

有三个回流的方式。最简单的一个就是当标的企业实现了财富退出,不管上市或者并购,资金会回流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而他们可以作为个人 LP 或者在公司层面再”反哺“给 GP。这种方式在国外十分常见,比如一些老牌 VC/PE 机构,到了第四五期基金,LP 名单中就开始出现前面第一二期投出来的企业家作为 LP 的出资。在中国,因为我们整个行业还是相对年轻,另外其实退出渠道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通畅,所以这部分回流的资金量还很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