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无湘不成军:近代湖南为何军事人才辈出?(4)

2018-08-01 22:53:50 网络整理 阅读:105 评论:0

早在洋务运动中,深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湘军将领领悟到欲自强御侮,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西方。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的经验,培养军事人才。左宗棠、曾国荃等人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军事学校。

近代湖南本土军事教育始于1898年初,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拨款将省城求贤书院改为湖南武备学堂, 戊戌变法后,学堂停办。后在湖南巡抚俞廉三,曾国藩孙女婿、湖南长沙人俞明颐的筹划下,湖南武备学堂于1903年5月在长沙小吴门外大校场旁重新开学,程潜、张辉瓒、陈渠珍等著名将领均毕业于此学堂。

1905年,湖南武备学堂停办,在原址上开办湖南陆军小学堂,俞明颐为陆军小学堂总办。辛亥武昌起义后,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湖南的起义。

无湘不成军:近代湖南为何军事人才辈出?(4)

1917年5月,谭延闿为了..湘军军官,在原湖南陆军小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湖南陆军讲武堂。..、彭德怀、黄公略、张子清、唐生明等均曾在此学习。

1926年12月,黄埔军校在长沙筹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即黄埔军校长沙分校。

1934年,时任湖南省主席的醴陵人何键将当时辖下的军事教育单位统一为“湖南陆军干部学校”,自任校长,前后8期共..初级军官1.2万人。

无湘不成军:近代湖南为何军事人才辈出?(4)

民国时的军校老照片

1938年,继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为了加强湖南的抗日力量,开设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校址设在长沙南门外书院坪省立第一中学校内,由蒋介石兼任校长。

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迁到湖南武冈,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即黄埔军校武冈分校。校址位于今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校内。在1938年至1945年的7年多时间里,共有2万余名青年陆续从这里毕业,走向抗战前线。奋勇杀敌、血洒疆场。

抗战初期,..还在长沙岳麓山举办了“军官外国语补习学校”,专门培养出国深造的军事人员。湖南炎陵人霍揆章在岳麓山开办了战时干部训练班。1939年,在南岳衡山,由国共合作开办的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培养造就了大批抗日民族精英。

无湘不成军:近代湖南为何军事人才辈出?(4)

这一时期,除了湖南本地军校给近现代中国贡献了大批军事人才外,湖南人也还在全国各地兴办军校,将影响辐射全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