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华创固收】再入政策密集期,债市依旧扛得住(5)

2019-02-18 09:47:29 网络整理 阅读:183 评论:0

央行在金融数据创历史新高,市场存在调降基准利率预期和资金利率持续维持低位的背景下再次强调“稳健”,可能意在压制过度宽松的预期。

首先,前期央行一再强调“宽信用”的传导,意在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并且投向“小微”、民营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等转型相关产业,而对于房地产和其他受政策调控行业的态度仍以抑制为主。同时,央行对于“去杠杆”和资金空转的压制态度并未放松。所以,虽然央行乐见信贷合理规模增长,但对新增信贷“爆发”式增长的态度可能是保留的,未来对于有“空转”嫌疑的相关领域和具体的信贷投向的监管,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

其次,对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而言,央行仍会维持较为中性的操作,避免“造成流动性淤积”。从上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节后现金回流中,虽然有较多的逆回购及MLF到期,央行依然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周五资金情绪边际上有所上行。短期来看,下周地方债节后重启发行,约有1200亿规模,公开市场仅有1000亿国库定存到期,央行仍可能维持公开市场空窗,使流动性自然对冲。故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有边际小幅上行,向中枢回归的可能,即隔夜向2%,7D向2.6%回归。而未来资金利率的再次系统性回落,有赖于降准、TMLF或政策利率调降等货币政策操作的落地。

2、淡化“降息(基准存贷款利率)”操作,关注政策利率的调节

在回答“是不是有降息的可能?”时,孙..强调更多“关注实际的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同时从实际效果和从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两个角度做出了解释。

首先,“降息(基准存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大概率可以排除。央行强调实际效果,即货币市场利率、国债收益率、企业债券融资利率以及实际贷款利率均是下行的,言外之意在于“基准存贷利率”并未调整,但实际已经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达到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是在下降”的效果,这意味基准存贷款利率调节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同时,市场存在“降息(基准存贷款利率)”预期的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有所放松,外部均衡对于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有所减小。诚然,中美货币政策分歧的缩小打开了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但货币政策宽松和“降息(基准存贷款利率)”并非等同,在基准贷款利率调整必要性降低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更多的体现为政策利率的下调或流动性的宽松,而非“降息(基准存贷款利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