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初唐四杰的文学高峰为什么都发生在四川?

2019-02-14 17:57:47 网络整理 阅读:162 评论:0

唐朝初期,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四人号称“初唐四杰”,为唐朝的文学繁荣打下坚实基础。四人生平都比较传奇,骆宾王年纪最大,比卢照邻大七岁左右,而王勃、杨炯同年,比前二人要小十多岁。四人当时文学名声相等,更为奇特的是,这四杰都有来四川游历创作的经历,以至于唐宋以来流传有“自古诗人皆入蜀”的说法,巴山蜀水为他们的诗文创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也留下平生最难忘的经历。

初唐四杰的文学高峰为什么都发生在四川?

一、王勃惹恼唐高宗游历巴蜀

王勃诗文都是一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经将王勃的名字永远和四川牢牢绑在一起。这诗写于王勃早年在长安时,诗歌名字更准确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蜀州”(今成都市所属崇州市)正式设立是在垂拱二年(686),那时候王勃已经死了。因此,在很早的时候,蜀地的印象已经留存在王勃的脑海里。

在麟德二年(665),洛阳东都的乾元殿建成时,王勃为了功名主动撰《乾元殿颂》,唐高宗李治见此颂词,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所为,惊叹不已。乾封元年(666),王勃通过李常伯疏通关系,到洛阳呈上《宸游东岳颂》,获得赏识,得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而王勃这篇请托帮忙的《上李常伯启》也成一篇有名的骈文书信。王勃的文名顿时大振,当时高宗和武后的次子沛王李贤十分爱才,于是就邀请他到府上出任修撰,对他很赏识,差不多这个时候,王勃与同岁的杨炯相识,当时杨炯在弘文馆供职。虽然后来传言同样是神童出身的杨炯一直不服排名在王勃后面,但根据两人交情,可能只是一时的牢骚。王勃的诗文是一直夸赞和思念杨炯的,如《山亭兴序》、《山亭思友人序》、《秋日饯别序》,在各地辗转时,与杨炯的短暂交往往往都是激励王勃振作的一大力量,王勃一直把杨炯视为知音一类。

相关文章